【代表委员@你】省政协委员胡斌谈四川助就业措施“六字诀” ,涉及你关心的大学生、农民工、贫困户等!

2020-05-11 11:05: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今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前所未有,我省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下降3%,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负增长。为减少疫情对经济和居民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2020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千方百计保居民就业,坚决把稳就业摆在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

稳就业,四川有哪些“招”?我们如何拓展就业空间、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5月10日下午,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专访了四川省政协委员、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胡斌。

(胡斌接受记者专访)

精彩语录:

>>谈援企稳岗──“优惠补助政策必须要落实到基层每一个企业,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因为企业稳,岗位才能稳!”

>>谈大学生就业──“春风行动。要让春风吹得更加浩荡起来。”

>>谈拓宽就业通道──“要让每一个新型职业都有它的职业价值和职业尊严。”

>>谈农民工就业──“四川复工复产全国最快,健康证明省际互认推进全国最早,外出务工农民工人数全国最多。”

“稳”!

政府“真金白银”援企稳岗 仅一项措施补贴230亿元

四川省政协委员、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胡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企业稳,岗位才能稳,四川给出了“真金白银”来援企稳岗。以降低社保费率为例,从去年到现在,企业缴纳部分由19%降到了16%,下降了三个百分点。而这三个百分点意味着政府拿出了200多亿帮助企业减负。

新冠肺炎疫情后,仅人社系统就出台近10项援企稳岗的政策,其中包括缓交或延期缴纳社保费用,提出了大型企业三个月减半征收社保费、中小微企业五个月全免的优惠措施。仅此一项,到今年年底,政府又将补贴230亿元。“现在的关键就是要把政策落实到每一个区、市、县,落实到每一个企业!”胡斌说。

“拓”!

新产业带来新工种新岗位 能够解决大量就业

胡斌表示,将协同不同行业的主管部门,创造一些新产业、新工种、新职业、新岗位,拓宽就业空间。“比如,现代工业体系的5+1、农业的10+3、现代服务业的4+6,其中,附加的‘1、3、6’都是下一步培育性的新产业,能够解决大量的就业,需要因时因势作为。”

危中也有机。疫情之后,很多行业在发生转型。胡斌提到,居家就业也是拓宽就业空间中的一种,例如线上培训,返乡的技术带头人组织村民在家制作手工艺品等等。 

他还谈到,要推进新的职业体系建设,把过去的“职业资格准入”改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让每一个新型的职业都有职业价值和职业尊严。

“促”!

组织应届大学生尽快就业 鼓励有能力的大学生自主创业

“要促进应届毕业大学生尽快就业!”胡斌说,去年5月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50%,而今年受疫情影响为30%,需要加速。首先,要让职业指导进高校精准对接,并组织企事业单位,摸清需求,安排对接,同时还要发挥中介组织、人力资源、猎头公司、职业经纪人等市场力量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就业。 

目前,针对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部分措施,比如扩大研究生招生、鼓励大学毕业生服兵役、扩大事业单位招收比例等,胡斌说,将在四川增加这一部分的就业空间,“就这一块,今年48万应届毕业生应能解决10%左右就业。”

此外,胡斌还鼓励有能力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他说,成都已在全国率先提供了大学生创业补贴政策,提供大学生进驻创业园区优惠措施。如有好的项目,人社部门还能组织市场经营,包括拉动天使投资等帮助大学生创业。

“帮”!

四招组织好下岗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做好农民工回流工作

四川是农民工大省,有2500万农民工需外出务工。胡斌回忆,省委省政府从大年初一就开始谋划如何才能使农民工健康返岗,“健康证明”上线前修改70余次。健康证明省际互认也在全国率先推进。
受境外疫情影响,极有可能会给中国代加工产品企业、一般制造业、银行等外向型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经人社部门综合研判后预测,两三个月后,可能会有部分农民工出现回流。 

若出现该情况,这部分农民工就业如何解决?胡斌说,一是引导他们重新务农,成为现代农民,参与新型农业开发。二是通过在当地发展产业、招商引资一些企业、投资拉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回流农民工就地就业。三是加大鼓励带头人返乡创业力度。2019年,四川就有68万人下乡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岗位200余万。四是通过技能培训,比如厨师、汽车修理等岗位,为未来储备一批专业技工人才。

“保”!

开辟公益性岗位等兜底措施 保障困难群体就业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胡斌强调,要采取综合措施,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就业。目前,人社部门派出7个劳务就业工作专班共30余人到四川7个未摘帽县进行挂牌督战。重点针对凉山州贫困劳动力基础台账建设管理、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和新增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新增就业及问题整改四个方面,综合运用实地督战、实时监测、巡回指导等方式统筹推进。

一方面,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只要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保证要有一个人就业。”到目前为止,这7个县已完成外出贫困劳动力10.5万人。另一方面,人社部门还开辟了防火、清洁、消杀等多个公益性岗位对困难就业群众进行兜底措施。今年1~4月,共安置1.1万人。

“精”!

四川将建立大数据平台 为就业者建档立案并实行动态监测

胡斌透露,四川将建立就业大数据平台,为每一位农民工、每一个就业者建档立案,创新“就业指数”,通过平台了解就业者情况并实施就业情况动态监测,从而进行精准对接和周到服务。 

“平台能让我们更清楚市场有些什么需求,哪些企业有需求,就业者个人能力能与哪些需求相‘匹配’?把这些服务做细,就能提供精准对接。”胡斌说,目前,人社部门还在与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当中。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摄影报道 视频制作 刘鑫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