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披露!这些事与每个绵阳人都有关,但你真不一定了解

2020-04-22 10:16:00   绵阳晚报

2019年12月

国家版权局

授予绵阳市“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称号

成为全国第十二个、西部第二个

获此称号的城市

(绵阳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纪实)

健全保全保护管理体系

2017年11月获批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以来,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版权工作,将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纳入《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日起,绵阳市对行政辖区内著作权人的作品版权实行免费登记。

在绵阳,为方便著作权人的登记确权,全市各县(市区)设立版权登记服务工作站,在重点企事业单位、相关机构设立版权登记服务站点,全市版权登记服务站点达到19个。

2018年,绵阳市引进设立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绵阳工作站;2019年5月在科创园区专门成立中国科技城软件登记与评测服务中心;今年3月,绵阳市版权综合服务平台一期项目建成投入运行……

数据显示,全市作品登记数量由2016年的3063件增长到2018年7825件,全省市(州)排名第2位。2019年全市作品登记达到10077件。

营造健康版权市场空间

2020年2月18日下午,绵阳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挂牌,以加强执法管理。

绵阳中院设立知识产权审判庭,确保著作权类型化案件的快速、高效审理。2018年至2019年共审理著作权案件101件。

加大监测保护和对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全程全时监管全市在册的近万家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直播平台等。2019年,取缔出版物市场、店档摊点6个,查办侵权盗版行政11件。

成果转化拉动产业发展

2020年4月1日,国家版权局网站公布2019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名单,四川汇德轩文化艺术有限公榜上有名。

四川汇德轩主要从事禹羌文化课题研发、创意设计、文创产品制造和窗口营销,先后研发出10大类、29小类、202种羌族特色文创产品,获得501项著作权、18项外观设计专利、68项注册商标。

四川汇德轩只是通过树立品牌推动版权成果转化,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例。在绵阳,类似这样的企业还有不少。

近年来,绵阳市不断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版权交易新模式,积极搭建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推动文创企业和“双创企业”孵化成长。

2018年,绵阳市版权产业增加值340.01亿元,占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4.76%。同时,版权产业还累计贡献产业利润18.90亿元;累计贡献22.06万人的就业岗位,占绵阳市2018年全部就业人员的7.25%。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