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惊蛰到,春雷响,万物长,春耕忙!走在龙马潭区的春天里,陌上杨柳绿,枝上桃花红,坝上菜花黄,花间蜜蜂忙。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热闹繁忙的景象。
“惊蛰抢时间,忙播种,人手不够。感谢这些‘活雷锋’,让我育苗不用愁!”3月5日一大早,在龙马潭区金龙镇雪骡村泸州老窖订单有机高粱集中育苗基地,高粱种植大户潘清友就和前来帮忙的志愿者们忙开了。
5亩多的育苗基地,必须在惊蛰前后两天全部完成育苗,80余亩的高粱地在后期才有好苗可栽种。但整个金龙镇有订单高粱种植任务1万余亩,还有近3千吨春粮种植任务。春耕时节,家家户户抢时机,忙生产,劳力紧缺,春耕不能等,这可让潘清友及其余几户联合育苗的种植大户犯了难。
“我们在疫情防控、春耕备耕宣传走访中,了解到潘清友等人有困难,就立即联系村妇联巾帼志愿服务队,组织大家及时来帮忙。”龙马潭区妇联副主席石萍边带领大家干活边介绍,将各村社妇联巾帼志愿队组织起来,战疫情,助春耕,是大家向即将来临的“三·八”节献礼的最好方式。
基地内,近20名志愿者有序开展春耕,翻地、平土、播种、盖土、插竹签、盖膜……志愿者们分工有序,干得热火朝天。旁边的志愿队队旗,在春风中猎猎作响,迎风飘扬。劳动的歌声,从这头飘到那头。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跑。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有着一颗热心肠的72岁老阿姨骆贵芳高兴地分享自己的劳动心情,眼睛笑成了月牙儿。爱唱爱跳的她,是村里出了名的“活雷锋”,村上需要搞义务劳动,她第一个报名参加,邻居需要帮忙,她有求必应,村企业急需人手,她免费提供服务不言谢。
“学雷锋,不仅是年轻人的事,现在正是农忙季节,我们老人也可以来帮帮忙、搭把手撒。”76岁的张淑珍,和67岁的高大书两位老阿姨也加入了志愿队伍中,为刚播下的种子插上竹签、搭上棚,盖上胶膜,动作娴熟,配合默契。
“我们村妇联巾帼志愿服务队在疫情防控、春耕生产中发挥了不小作用,顶起了半边天!”雪骡村妇联副主席龙全珍介绍说,疫情期间,村上的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一天也未休,守卡口、做宣传、入户摸排、当代购,事无巨细,倾情奉献。春耕来临,队伍又开到了田间地头,边战疫情边助力村民忙春耕。
“学雷锋不仅是妇女同胞的事,我们‘妇女之友’更应积极参与进来。”村民向洪全打趣地说,看到大家都在忙,自己也闲不住,能出一份力也是应该的。在他的号召下,其他几位村里的男同志也加入到了队伍中。短短时间内,队伍在不断壮大,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上午就完成了5亩地的育苗任务。
“太感谢大家了,水都没喝我一口。”对于大家的帮忙,潘清友连连道谢。去年,自家种植的20余亩订单高粱,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都有8万余元的收成。今年,如果风调雨顺,收成会更可观,潘清友期待着新年有新的收获。
政府搭台,企业买单,村民唱好种植大戏,金龙镇的1万余亩订单高粱从种植到销售全程享受着“保姆式”服务。政府购买服务打造高标准龙田,便于机械化耕种,引进龙头企业免费提供种子、有机肥、技术,村民负责种植,待高粱成熟后,按年初签订的价格合同卖给签约企业,村民们觉得,4元多1斤高粱,比种玉米更划算,自己只出力即可,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今天是第57个学雷锋日,我们组织巾帼志愿服务队来助力春耕生产,旨在多为村民干点实事、好事,以此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中,奉献爱心,形成合力,汇聚起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合力!”石萍说,目前全区89个村(社区)妇联巾帼志愿服务队都在一线默默奉献着,战疫情、助春耕、献爱心,忙得不亦乐乎。
姚艾青 杨松林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程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