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进行时】泸州合江:开启旱育秧播种试验 绘就“疫”期别样“春耕图”

2020-02-28 19:22:01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正值春耕备耕的大好时节,2月27日上午,合江县农业农村局粮油与种子站的技术人员就在大桥镇双桥村的试验田指导旱育秧播种,切实做好2020年水稻高产公关项目,确保全县粮食安全。

“这个水一定要浇透,浇饱和,不然的话,它这个土壤就要干,这个苗子就长不起来!”浇水、土壤消毒、播种……记者在大桥镇双桥村的试验田里看到,合江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正在指导农户开展旱育秧播种工作,合江县水稻高产攻关项目将落地在这片试验田,项目主要是进行技术性的实验示范,力争单产达到1000公斤/亩的目标。

合江县粮油与种子站站长万有程告诉记者,早在2月20号就播了第一期种子,播了一公斤,今天是主播期,要播20公斤,3月5号再播一公斤,3月12号又要播一公斤,通过四个播期来检测每个时期的单产,以达到技术推广的目的。

合江属于河谷早春气候,就水稻播种而言,是全省最早的地区之一,旱育秧有生产期长,且具有抗旱、抗寒、早育、产量高等优点。据了解,全县的水稻种植面积目前有54万余亩,水稻单产现在还很薄弱,每亩只有600多公斤,培育优质再生稻就是提高单产的突破方向,而栽培方式的选择对再生稻的培育也有一定影响。所以从播种开始,该县农技部门决定指导采用旱育秧的方式培育再生稻。

“旱育秧的生产期较长,发根力比较强,再生能力也很强。”万有程说,“如果第二季再生稻再突破两三百公斤,那就可以力争达到亩产一吨粮的目标!这对合江县粮食整体水稻产量提升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亮点!”

目前,在优质稻产量攻关和品质提升方面,合江县还落实了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和稻谷补贴结余资金项目,今年,县农业农村局提出了实现“1234”工程的目标,确保全县粮食增产丰收。

“首先一个以水稻为主要的粮食产量,要把全县全年的粮食产量稳定在十亿斤以上;二是要培育两个品牌,一个是先滩香米,一个是楠香米两个品牌;三是要续留三十万再生稻,现在我们中稻的单产提升空间不大,所以我们要在再生稻上做文章;第四要四个落实到位。”万有程充满了信心。

张琳 黄建伟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程海英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