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泸州市人民医院,有这样一群医务工作者,他们不顾自身安危,与病毒斗争,与死神战斗,冲在抗击疫情战线的最前沿。
他们身为父母,身为儿女,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谁不牵挂自己的家人?可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而这份责任,更是重于泰山。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天使”!
她是市人医感染管理部的工作人员李曼,丈夫是龙马潭区鱼塘街道基层干部,家里两个小孩,姐姐7岁,弟弟4岁。1月24日,泸州开始实行疫情防控,夫妻俩就一直战斗在抗疫一线,两个小孩送到了李曼姨妈家。
夫妻俩一个每日忙着走访、下乡,一个则从24日就被抽调到了泸州市传染病医院,10天后从传染病医院回来又投入到医院的工作中,再加上江阳区又实行小区封闭式管理,于是看看孩子成了夫妻俩最大的奢望。
2月15日18:30,这是自1月24日以来,李曼下班最早的一天,她看看孩子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姐弟俩站在楼上,李曼站在楼下,母子三人就这样对望着,说说话。
他是感染科护士邱凌霄,从大年三十接到任务,他随即把孩子和媳妇送到丈母娘家,把自己爸妈送回老家叙永,因为每天在病房要接触病人,所以他不敢去菜市场,不敢去超市。妈妈在回老家前,给他包了100个抄手放进冰箱里,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他除了在医院吃工作餐,就是顿顿吃抄手吃面条。“现在看到抄手都在打干呕。”2月14号,是女儿3岁生日,尽管丈母娘家离他的家不到1公里,他还是不敢回去,就在视频里看了一下孩子,给她唱生日歌,“偏偏网络信号还不好,一卡一卡的。”
她是心血管内科的主管护师李海燕,疫情开始,她就把孩子丢在了亲戚家,自己一直在传染病医院坚守。丈夫则奋战在叙永抗疫一线。
她是心血管内科医师王德芳,疫情防控一开始,老公就带着孩子回了老家,支持她全力以赴在“疫”线。
他是感染科医生何宇,从1月22号上完发热门诊,他就再没有回过家……
她是新生儿科艾莉,新生儿科只是作为后备人员,但为了备战一线,她提前把后颈部的头发剪了。
她是肿瘤科博士杨红茹,疫情开始,在市内另一家医院工作的丈夫就去了发热门诊支援,她则天天在科室上班,为了不让孩子们影响夫妻俩的工作,夫妻俩把孩子送到了乡下。
她是呼吸科护士鲁韵菊,孩子才7个多月,为了更好地抗击疫情,她提前给孩子断奶,把孩子送回合江老家。在泸州一家知名美发店上班的老公,为了支持她的工作,来到医院义务来为医务人员理发。
她是妇产科门诊护士杨敏,丈夫是市内另一家医院的医务工作者,1月24日,泸州实行疫情防控的第一天,夫妻俩就把两个小孩送到老家让父母代管。
他是急诊科主治医师熊清平, 妻子是同院的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何晓焱,夫妻俩都在临床一线,儿子送到了姐姐家。
她是老年科护师刘莉,她是护师吴霞,他是医生胡伟,她是神内主治医师周莉……
在泸州市人民医院,还有无数个他和她……
♦值夜班困了,就凑合着眯一眼的胡景。胡景是内分泌代谢科的是第二批进入传染病医院的医生,现在仍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现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程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