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月7日下午,在泸州市龙马潭区红星街道红星农贸市场,一位警察正拿着一个“大手机”对着市场上的商户拍照。原来,这是红星农贸市场检查站临时党支部协调公安部门对“疫区”商户摊贩进行人脸识别。
由于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而红星农贸市场即使在实行双进双出单向通行管理模式以后,每日人流量仍然达到了6000人次以上。如何让市场在抗疫期间做好人员防控?这成了一道困扰在1月30日才成立的红星农贸市场检查站临时党支部面前的难题。
在2月6日举行的临时党支部例行会上,针对近几日泸州市新增病例的地域,大家突然想到,能否利用公安部门的人脸识别系统来帮助识别“疫区”商户、摊贩?
说干就干!市场临时党支部第一时间立即联系公安部门,并于2月7日开始实施,于是有了文中开头那一幕。
当日,公安干警配合红星农贸市场检查站临时党支部利用人脸识别终端技术对红星农贸市场商户进行逐一排查,共摸排出通滩、石洞、双加户籍商户13户,对此13户商户实行了重点监控。“街道还从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中抽派了5人,协助开展市场周边2万平米公共区域定时消杀,随时开展宣传单发放、小喇叭宣传,确保外围环境安全净化。”红星街道纪工委副书记吴希奎告诉记者,街道落实专人每天定期不定期到农贸市场一线,督查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检查人员当场交办问题,点对点发出通报,整改情况及时在工作群进行反馈,并将在第二天的巡查中进行复查。
据了解,红星农贸市场作为泸州城北最大的蔬菜市场,每日平均人流量3万人次,人员复杂、流动频繁,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场所。疫情发生后,街道统一了市场开市时间(每天6:00-19:00),要求19:00后所有门店人员必须离场。将市场原有4个进出口自由进出模式改为实行双进双出的单向通行管理模式,保证进出人员不交叉。
同时,组建了以市场监管所、街道社区人员、城管执法队、农贸市场管理人员、市场业主全员、民兵、党员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的防疫队伍。“我们落实专人在市场入口测量商家和进入市场人员体温,并逐户上门做工作引导除基本生活用品店铺以外的经营户暂停营业,市场内活禽宰杀区域全部关闭。”红星社区党委书记李伟介绍道,现在,社区按防控标准对农贸市场每天开展大清洗、大扫除,消毒2次,不留任何死角,确保市场干净卫生。
刘春霞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程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