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作为泸州市的“三大千亿产业”之首,泸州为白酒产业发展定了个小目标:力争到2020年,白酒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千亿目标近在眼前,时间紧,任务重。回顾今年1-9月,全市规模以上酒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10亿元,同比增长28.7%。预计2019年全年有望实现规模以上酒类企业营业收入910亿元,同比增长13.0%。市场呈现回暖态势,随着政策逐步放开,泸州白酒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政策:产业解限后的机遇和挑战
今年11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其中“白酒生产线”不再列为“限制类”。但是,泸州市酒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放开并不是意味着全国酒业发展可以遍地开花,为能够生产优质酒的优势产区和名酒企业带来极大的利好。
总体看来,白酒行业未来的发展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这个时期将是泸州酒业必须紧紧抓住且能够紧紧抓住、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纵观国内白酒市场,行业挤压式增长明显。2019年1-9月,全国白酒行业的企业总量、产量营收和利润呈现放缓的趋势下,预计未来全国白酒消费市场份额总量将不再明显扩大、维持在一定总量水平,川酒企业与川酒企业之间、川酒企业与川外企业之间的挤压式发展将更加激烈。
从产区方面来看,传统优势产区竞争进入白热化。贵州提出“一看三打造”和“再造一个茅台”战略部署;江苏宿迁产区提出到2023年,全面打响“中国酒都”品牌。另外,传统销售区复苏明显。河南提出建设全国重要优质酒生产基地、中国白酒文化基地;山东提出要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白酒骨干龙头企业……
从产能方面来看,白酒产业解限后,有利于白酒企业通过扩建优质白酒产能项目,提升产品的整体品质,因此,茅台、西凤、习酒等优质白酒产能将迅速扩增,从而造成低端产能过剩压力。
受白酒产业解限影响,将解除业外资本对限制类产业的顾虑,有利于吸引业外资金进入,跨行业的并购重组将密集发生,加剧产业内马太效应,优者更优、强者更强。
同时,随着消费升级和公众购买力的持续增强,白酒品质作为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越来越重要,优势原产地、纯粮固态酿造工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追捧。目前以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为代表的高端品牌,占据95%的高端市场。因此,白酒行业向名优品牌集中、向龙头企业集中、向原产地集中和向园区集中的四个趋势愈发明显,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四川作为白酒大省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举措:龙头企业瞄准千亿目标发力
今年1-9月,泸州市规模以上酒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10亿元、同比增长13.3%。预计2019年全年实现规模以上酒类企业营业收入910亿元,同比增长13.0%。
距离千亿目标越来越近,冲刺阶段,泸州白酒产业将如何发力?
泸州老窖着眼万亿食品饮料
作为“浓香鼻祖”的泸州老窖,今年1-9月实现销售额115亿元,未来还将做好谋划,继续将品牌做大做强做优。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沈才洪表示:泸州老窖作为四川最亮丽的白酒名片之一,泸州老窖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举旗引领泸州白酒产业的发展,为泸州打造千亿白酒产业、为四川打造万亿级食品饮料产业贡献力量。
郎酒销售额将突破120亿元
赤水河畔,郎酒金樽堡建设正在推进。这里集储酒、参观、品鉴、调制功能为一体,是郎酒集团跨界发展旅游的大胆尝试,预计2020年基本形成接待能力。
四川省古蔺郎酒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毅说:“目前,郎酒二郎酱香基地优质酱酒年产能已达3万吨原酒,预计两年以后,将达到5万吨原酒。现在是11月末,郎酒销售额已达100多亿元,预计今年全年销售额将在120亿元左右。”
潭酒将实现销售额30亿元
潭酒提出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做到产品的差异、渠道的创新、品牌的占位,实现销售额30亿元;未来五年,推动全国化布局,推动企业上市,销售额达到50亿元;未来十年,跻身于全国酱酒知名品牌行列,实现销售额100亿元。
仙潭酒厂股份公司总经理黄治国说:“国家取消白酒生产线限制后,白酒行业来迎来了春天。潭酒在泸州高规格打造“中国白酒?泸州产区”,做强做优千亿白酒产业战略中,不管是在管理、营销品牌战略、还是在生产工艺上,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川酒将实现销售额3亿元
川酒集团提出致力成为中国优质的基酒生产商、中国优秀的国优品牌整合商、中国优异的酒类产品经销商。为此,川酒集团加快布局,建立科研大楼、包括研究院的成立,加强产业化、科研力量的更新,以提升核心竟争力,用技术引领在行业的领先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土壤。
机遇:壮大龙头精准培育中小酒企
政策调整,给予了企业发展足够的信心。对于实现千亿产业目标,泸州白酒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已经做好准备。
目前,泸州市白酒生产企业梯队式发展格局逐渐成形。以泸州老窖、郎酒、川酒集团为“龙头”的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泸州老窖国窖1573单品实现销售收入突破百亿;郎酒青花郎酱香系列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同比增长40%;川酒集团对叙府、二峨、三溪等国优品牌进行梳理,整合四川“六朵银花”,品牌结构不断优化,预计到2020年实现酒业营收35亿元。
针对全市中小酒类企业,按照“扶持一批、重组一批、转移一批、关停一批”思路,进行细分梯次差异化、精准化培育。
对仙潭、三溪、玉蝉三朵“省级小金花”企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助力绿地酒业、环球佳酿及其他“小巨人”企业加快成长,力争在2-3年的时期内,形成20亿级的仙潭、10亿级的三溪、玉蝉、沈酒、巴蜀液,5亿级的山村、名泉、羽丰桂康和若干户1亿级酒类企业梯队。
力争到2025年3家“小金花”企业总营收达到110亿,其中仙潭50亿,玉蝉、三溪分别达到30亿。同时,大力规范中小企业产销经营,突出产品个性,走“专、精、特”发展之路。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程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