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在汶川县平均海拔1800米的克枯乡大寺村,一辆满载着遮阳膜、地膜、羊肚菌种、营养袋等食用菌种植原料的大卡车穿过朦胧的云雾中驶进村庄。由四川省林草局和省社科院组成的农技专家组也一同来到该村,指导村民开展羊肚菌试点栽种。
在村民余翔家刚打理出来的李子园里,农技专家们走进田间地头,通过手把手传授,实地教村民栽种羊肚菌种植。“今天农业种植方面的专家来指导我们栽种羊肚菌,我们把土地全部利用起来,准备栽种2亩地试种。”余翔说,在省林草局驻村帮扶工作组的宣传下,当得知羊肚菌的栽种时间刚好是李子采收后的土地闲暇时段,他和父母商量后决定在自家的土地里开展试种。
“我们家里有近30亩土地主要栽种青、红脆李,今年遇到价格下跌,收入仅10万元,如果林下羊肚菌试种成功后,明年李子一摘完就开始大面积种植。”余翔说,家里只栽种李子,现在一年收入虽然可观,但是全国各地大规模开展李子种植,让他感觉到如今李子价格正在逐年下跌。“试种成功后我们将大面积种植,以此来带动家庭多元增收。”
羊肚菌不仅细嫩鲜美,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20多种营养元素,不仅经济价值很高,但也需要一定种植技术。“种植羊肚菌温度和水分保持很关键。” 省农科院农技专家刘天海说,大寺村地处高半山村特别适合种植食用菌种植。在羊肚菌种植方面当地主要是要做好定时通风降温,防止温度过高,适度补充水分。
平整土地、搭建简易遮阳棚、羊肚菌菌种调配、播种盖土,在培训现场,农技专家们现场为群众示范讲解羊肚菌栽培专业技术知识。前来学习的群众听得很认真,大家在种植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实地操作学习羊肚菌栽培技术。
省林草局驻大寺村第一书记钟毅介绍,今年汶川遭受“8.2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村民种植的青红脆李滞销,影响老百姓的实际收入。“我们在扶贫帮扶中,发现了我们村产业结构单一,全栽种青红脆李,要为老百姓寻找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他们抗风险的能力。” 钟毅说,通过前期的走访调研和询问专家组,省林草局在后续帮扶大寺村中,集体讨论确定了在现有的1200余亩土地资源上,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来增加群众的实际收入。“现在我们利用李子树下来发展羊肚菌种植,试种成功后,下一阶段还要搞木耳种植和中药材试点,成功后在全村推开,以助农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打下基础。” 钟毅对全村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汶川县融媒体中心 伍排勇 余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