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府新区的摄影爱好者在新区锦江正兴段发现了一群“稀罕”鸟──鸳鸯。据新区环保和统筹城乡局工作人员说,这是自2015年后再次在天府新区观察到鸳鸯越冬现象。
摄影:邵军
在晨雾尚未散尽的时候,几双鸳鸯从栖息的丛林中探头飞出,聚集在水塘边,在有树荫或芦苇丛的水面上漂浮、取食,大约一、两个小时后,又先后回到河滩或水塘附近的树枝或岩石上休息,好不可爱。
摄影:邵军
突然,其中一只鸳鸯好像发现了什么,发出“哦儿,哦儿”的报警声,一跃而起,与同伴们一起迅速逃离。
“动”图袭来,请注意
摄影:邵军
资料显示,鸳鸯,鸳指雄鸟,鸯指雌鸟,雌雄异色,每年3月末4月初陆续迁到东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离开繁殖地南迁。迁徙时成群,常呈7-8只或10多只的小群迁飞,有时亦见有多达50余只的大群。冬季多栖息于大的开阔湖泊、江河和沼泽地带,喜欢成群活动。
摄影:邵军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天府新区发现候鸟来栖。据了解,连续5年,天府新区观察到各类候鸟,2017年在兴隆湖观察到灰雁和欧嘴噪鸥等26种水鸟,2018年“兴隆湖现大量候鸟”的视频在网上爆红,2019年初鹿溪河生态区惊现众多红嘴鸥,现在又在锦江发现了鸳鸯的踪迹。
而这一切离不开新区的持续努力。
科学施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推动大气污染防控精细化管理。
·“借智借脑”开展大气臭氧激光雷达扫描、大气污染源摸排调查,厘清主要污染物生成、输入状况,精确溯源污染源头;
·“科技引领”全省首创露天焚烧监控平台,加快推进大气监控网络及城市除霾系统试点建设,深化新区“科技治霾”工作进程;
·“多极发力”实施大气全域巡查,纵深开展重点行业督导。
截至11月8日,新区优良天数256天、同比增加44天。
多措并举提升水环境质量
落实“治水十条”,推动清河、治污、净水同向发力。天府新区2018年2月发布总河长令,责令相关单位全力以赴推进锦江水生态治理,统筹开展锦江全线截污及主要支流整治、黑臭水体治理、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完善等工作。
截至目前,新建锦江沿线截污干管33公里,配套建设和整治支管50多公里,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6.2万吨/日。1-10月锦江大部分指标稳定在地表水Ⅳ类,部分指标达到Ⅲ类。
全域森林化夯实绿色本底
对标雄安新区千年秀林,以《全域森林化空间布局规划(2019-2035年)》为指引推进全域森林化,编制《全域森林化工作手册》,采取“主干道路森林化、村级道路多彩化、重要节点景观化”工作方法。
截至目前,完成全域森林化建设4600亩,新增绿地180.5公顷、立体绿化3万余平方米。
摄影:王宏
新区越来越美
天蓝水清,树绿花香
在公园城市的建设进程中
我们一直在努力
摄影:邵军
根据历年候鸟观察情况
预计今年12月至明年3月
将有大量候鸟到来
兴隆湖、鹿溪河生态区
锦江生态带、天府公园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
大量生态栖息地
摄影师们
做好准备了吗?
摄影: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