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1月2日,第二届国际金融科技论坛主题会议拉开序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拉尔斯·彼得·汉森(Lars Peter Hansen),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陈志武等嘉宾莅临会场做专题演讲,带来关于金融科技和金融前沿问题更多的深入探讨。会议分享了哪些干货?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卓志在会上致辞表示,西南财经大学以学术关怀现实,以理论助推实践发展。始终服务西部又主动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格局,在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的新时期积极融入金融科技的行业引领和人才培养中,坚持以知识创新、学术探索引领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尔斯 · 彼得 · 汉森(Lars Peter Hansen)进行“气候变化:不确定性与经济政策”主题演讲时表示,他的目标是用模型来支持政策分析,计算探索不确定性,以评估政策的影响。“计算的轨迹可以来自很多地方,比如能源转型、工业转型等,虽然多维度和渠道难以消除不确定性,但我们希望让模型更加丰富来解决问题,成为政策分析的关键因素。”他表示。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陈志武进行“金融科技的普惠价值与挑战”主题演讲,他认为,社会发展依靠各种创新驱动,除了科技创新,还有金融创新。他表示,资本市场发展与金融科技密切相关,技术创新带来了互联网金融,其具有巨大的普惠性。同时,金融在消除贫困等方面具有普惠价值,而在挑战方面,他认为,要尽量保持金融政策连续性,保持政策中立,避免因个人案例而导致群体不能享受到信贷等金融服务,真正体现金融科技的普惠价值。
主论坛后,会议还召开了四个主题分论坛,分别围绕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信用风险、金融科技风险、中国资产管理风险四个金融领域的焦点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