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实事 百姓感党恩——绵虒镇克充村脱贫工作纪实

2018-10-23 15:11:03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祖国、感恩党。感谢县委、县政府,维修土地为百姓,克充人民感谢你,帮助百姓来致富,家家的年猪都是5、6个,我们生活更美好。”绵虒镇克充村村民杨志德在自己复垦的耕地旁唱起了自己编写的“感恩歌”。走进克充村,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感谢的话语。

河堤堡坎的修建和产业道路硬化加快了克充脱贫奔康步伐

克充村整村沿河展开,位置偏远,远离交通主干道,距县城有42公里,加之村上耕地少,受地质灾害影响耕地损失近200亩、村道受损……耕地少、出行运输难,全村经济产业仅以青红脆李和花椒种植为主,收入来源单一并且受天气影响大,2014年克充村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村。

“近几年,我看到各级党员干部起早贪黑,深入田间地头、走进老百姓屋头讲政策、听意见,制定了科学的脱贫计划,现在我们自己有耕地、有产业,生活有了奔头,这一切都要感恩党和政府。”杨志德向记者述说着自己眼里家乡变化。

杨志德在自己复垦的地旁唱起“感恩歌”

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汶川县因地施策,为各村制定专项脱贫计划,根据克充村实际,把村道建设、耕地复垦、村民活动中心建设、河堤和挡墙修建,作为该村脱贫重要举措,恢复老百姓生产资料,保障当地老百姓生活、生产安全,让当地老百姓重燃生活信心。“现在我脚下的产业路就是今年新修的。村上老百姓种的莲花白就是从这条路拉出去的。”村民秦发民踩着脚下的水泥地面,自豪地说。

2017年以来,克充村已完成恢复耕地150亩,硬化二组3.5米宽产业道路3.5公里,修建河堤、挡墙1.8公里,硬化村民活动中心场地等多项工程建设。这一件件民心工程建设完成,该村老支部书记李林友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说,在党的好政策的引领下,他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他相信只要听党话,跟党走,一定能同步实现小康。

李林友查看自己蜜蜂生长情况

李林友有养蜂技术,村两委就积极帮他争取产业帮扶政策,提供了高质量蜂桶,扩大了产业规模。目前,李大爷家已有蜂桶近60个,一个蜂桶预计产蜜10斤,来年将产蜂蜜近600斤,预计收入达2.4万元。

该村在积极帮助村民发展个人产业的同时,加快引入集体经济,将集体土地出租用于黑猪养殖的同时,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在村民家散养、公司统一配送黑猪仔并回收成年黑猪,为当地村民增加2份收益。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7284元。

据克充村第一书记曹巩介绍,精准扶贫以来,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土地复垦以及文明四风的建设,群众真切的感受到党的好政策,有信心把美好生活的蓝图变为现实,发自肺腑的感谢党的好政策,扶贫的好措施。(汶川县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史付莉 卢国彤)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