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于全国率先出台军民融合发展政策文件 以后这些界定都有标准了!

2018-10-23 10:31:09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战略基地,同时也是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省级行政区域中唯一一个围绕加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来推动全创改革试验的地区,四川将如何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

2018年10月22日,四川发布记者从四川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政策文件新闻通气会上获悉,近期我省研究制定和集中发布了四个重要军民融合发展文件,这也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次系统出台的军民融合发展政策文件。

出台了哪四个文件?

《关于推动四川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支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财税政策》);

《四川省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认定办法》;

《四川省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认定管理办法》。

四个文件有何关系?

据省国防科工办主任雷开平概括介绍,《实施意见》管总体,两个《管理办法》强举措,《财税政策》作支撑,四个文件构建起“121”政策构架。

在此构架基础上,我省相关部门还将制订出台军用技术再研发降解密实施办法、军民融合人才政策、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等,同时,鼓励各级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

为何出台?有何意义?

雷开平表示,这四个文件既是对今后一段时期四川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思路的总体考虑,是基于构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政策制度体系的创新改革,也是解决当前我省军民融合发展突出问题的有效举措。

以上举措,将为四川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系统完善的普惠性政策体系,为四川军民融合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其中,他提到,两个《管理办法》是根据四川实际调研、总结、提炼的精华,未来它们也将为全国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

快览!四个文件的亮点是什么?

《实施意见》是我省首次对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进行系统安排。既立足四川实际,将国家的指导性意见具体化(比如明确将支持央属军工单位在川发展),又总结我省全面创新改革、军民融合改革经验成果,与中央在全国推广的创新举措进行综合运用(比如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军民融合企业改制上市库、两证联合审查等经验)。同时,对“民参军”市场准入、军地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整合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对打造十大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加强军民融合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军民融合发展环境提出了进一步的推进措施。

《财税政策》资金整合力度大,拟整合使用国防工办、科技、经信、知识产权、财政等部门相关专项存量资金超过4亿元。它将主要针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全产业链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统一的支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加强资金统筹和政策协调。重点支持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协作体系建设、创新产品拓展市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企业融资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发展。

《四川省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认定办法》首次明确了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认定的目的、范围、原则和实施主体,明确了认定条件、申报和认定程序及要求、服务和保障等。据介绍,这也是全国首个省级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认定办法。

《四川省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认定管理办法》首次明确了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定义、范围、主要任务和原则,明确了认定标准(基地应具备的条件)、认定程序、管理体制(其中明确了基地、基地所在地政府和省、市的责任)、支持与服务、考核与评估等。

据省国防科工办军民结合处副处长刘毅洪解读,两个《管理办法》将采用符合式认定,这种认定方式将进一步放宽企业、单位等的准入条件,将拓宽军民融合的领域范围,拓展四川各市州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格局。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