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9日,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成都正式启动,活动主题为“高水平双创,高质量发展”,设成都主会场和北京会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步举办。
“2018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选择在成都,将完整构筑起‘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的全国双创区域引领版图,并与海外双创周一道,连接起全球创新创业脉搏,共促双创全面升级,带动成都、四川甚至中西部区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成都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冯劲夫介绍。
在成都天府五街路口,2018全国双创周吉祥物“蓉蓉”与“壮壮”头戴哈雷风镜,萌趣可爱,远远就吸引了路人的目光,“蓉蓉”与“壮壮”的背后则是今年双创周成都主会场活动的举办地──菁蓉汇。
启用不到3年时间,菁蓉汇已引进31家国内外知名孵化器,吸引线上线下共1890家科技型创业企业和项目入驻;聚集高层次人才586人;园区企业获得股权融资10.4亿元。菁蓉汇所在的成都高新区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国务院批准的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片创新创业热土实现了我国高科技领域一个个“零”的突破。
“引进一个人才、吸引一批团队、创办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的聚合反应在成都高新区加速演进。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柔性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6人,国内外院士19人,国家“千人计划”123人,省“千人计划”349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创办企业1762家,海外人才离岸基地23个,聚集各级人才52.5万人。
成都高新区创新创造能力不断增强,聚集各类企业12.9万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227家,上市挂牌企业145家。创新发展的“加速度”,吸引国际知名创新机构及企业纷纷在此布局。成都—以色列科技创新中心、中英智慧质量工程技术研究院、欧洲排名第一的创业加速器—SBC、西门子两大研发创新中心、“设计界的奥斯卡”—德国iF(成都)设计中心等相继在此落户。
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高新区以44平方公里的土地为载体,通过与欧美生物产业的“国际合作”、与中国国药集团全方位战略配对的“政企合作”、打破行政壁垒聚集强势资源的“区域合作”三大模式,面向全球配置资源,不断聚集产业高端要素,已引进全球医药巨头赛诺菲等世界500强企业,聚集先导药物、海创药业、蓝光英诺等优质企业。
作为成都“东进”主阵地和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依托天府国际机场,重点发展临空指向性强、全球辐射广的临空型枢纽经济。目前,已吸引国际航空展演权威机构ICAS中国总部、中国科幻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校区等64个重大项目签约入驻。
立此潮头,成都高新区从制度安排的顶层设计出发,实施《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双创规划》),面向全球汇聚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了解到,《双创规划》明确,到2020年,成都高新区将聚集科技企业10000家,创新创业载体面积累计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发明专利授权5000件以上、产值3000亿元以上、上市(挂牌)企业100家以上,形成各类双创企业和载体繁荣发展态势。在加强政策支撑方面,《双创规划》)提出,将基于“国际化、专业化、众创化、集群化”定位和“大空间、大视野、大集群”发展理念,设立50亿元协同创新专项资金、50亿元大企业创新专项资金、50亿元领军人才专项资金,在5年内累计投入150亿元驱动双创,吸引全球创新创业资源。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