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计划生育工作是重大民生工作,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计划生育工作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列入了今年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9月28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听取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报告。为进一步厘清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督促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29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专题询问联席会议在锦江大礼堂举办,来自省卫生计生委、省发改委、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人社厅、省法制办的相关负责同志回答了委员的询问。
期间,陈文华委员就如何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提出询问。他指出,当前我省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城乡发展失衡,办园两极分化严重,人民群众的刚性入园需求与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十分突出。2017年全省公办幼儿园仅有2641所,民办园10602所,公办园占比仅为19.94%,低于全国均值。
他提问:我省在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上做了哪些工作?准备采取哪些举措来有效缓解幼儿“入园难”?
有园上、上得起、上得好
四川省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进入第三期
省教育厅副厅长戴作安对此现场作出回复,他说:在我省,学前教育版块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短板,这块短板主要短在面上,供需不平衡、发展不充分,主要还是一个量不足的问题。近几年,四川在发展幼儿教育方面的总体思路是:第一步主要是解决“有园上”的问题;第二步是“上得起”的问题;第三步是“上得好”的问题。
具体来讲,从2011年开始到目前,我们已经实施了三期“四川省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目前已经进入第三期,整体实施情况较好。抓学前教育,首先是解决量的问题,主要是三条措施:第一是建公办,从2011年到2017年,省政府每年把学前教育、建公办幼儿园作为民生实施的重点加大投入,2017年全省公共预算安排学前经费89亿,基本上是2010年的10倍,同时省财政还通过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贴息补贴,以奖代补的方式来进行支持,从2011年到2017年一共建设公办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园3576所;第二是扶民办,扶持民办幼儿园作为普惠性的幼儿园。我们从2016年开始扶持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一共是5044所, 2017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增加学位17万个;第三是强弱项,主要是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大力实施民族地区“一村一幼”计划,一共建立了幼教点4823个,解决了20万的幼儿入园问题。到2017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学率已经达到82.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27.38%。
第二是解决上得起的问题,主要是健全保障机制,重点建立三个制度:一是建立幼儿园公益经费财政拨款制度,保证公办园能够正常运转;二是建立扶持民办幼儿园和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机制,2017年下发奖补资金8000万;三是建立困难儿童学前教育资助制度,2017年投入5.9亿,对全省民族自治县的幼儿全部免除保教费,减免20万非民族地区家庭困难的儿童孤儿参加保教费。
第三是解决好上得好的问题,我们一方面抓师资的补充和培训,主要是以下几个措施。第一是小学教师培训以后转岗,改变成费示范生,第二是公开招聘,第三是合同聘用,采取这些方式,从2017年到目前,我们教职人数增加了11万,比2011年翻了一番还多。同时我们抓管理提高,主要抓保教质量方面,这些年特别是从今年开始重点治理小学化倾向的问题。
下一步行动方向明确
全省还将新、改、扩建2300所公办幼儿园
他表示,下一步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的精神的贯彻落实上,将继续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同时按照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围绕幼有所教的目标实施新举措。
一是修订和完善目前我们幼儿教育发展的规划,主要是充分考虑二孩政策全面实施,流动人口进行城镇化建设等等因素,对幼儿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县为单位进行规划,主要是要完善县乡村的幼教网络,学前教育网络,考虑到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规模比较大的村要独立建园,规模比较小的村可以联合办园。
二是围绕当前的人人有园上,上得起,上得好的几个问题,在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当中,全省要新建改建扩建2300所公办幼儿园,同时为了解决上得好,上得起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的健全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争取出台公办幼儿园拨款标准。
三是要加大普惠性幼儿园扶持力度。准备研究制定普惠性幼儿园升级补助标准,支持引导民办幼儿园面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同时还要鼓励和支持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举办普惠性幼儿园。
四是要规范小区配套。其一是对增量来讲,要坚持对城镇新建小区要求必须同步规划建设配套幼儿园。其二对于目前的存量要摸清底数,对该建未建,该移交未移交的和没有按照国家和省里面的有关规定建设移交,没有办成公办园和普惠性幼儿园的要进行全面整改,争取在年底先全面整改到位。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编辑: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