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青白江-蓉欧生态产品文化节”系列报道之三:培育特色农产品认证63个 青白江区致力打造“餐桌上的安全”全产业链

2018-08-30 17:54:46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8月30日从成都市青白江区统筹城乡和农林局获悉,近年来,青白江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培育特色农业项目发展。截止目前,该区已经先后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33个、绿色农产品认证2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8个。其中福洪杏和龙王贡韭,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培育的“青溯”农产品公共品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经销商和广大消费者认同。该区致力打造“餐桌上的安全”全产业链体系基本建立。

据成都市青白江区统筹城乡和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不断提高青白江区农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2016年2月,该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现有农业资源优势,着力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发展体系,实现农业综合效益稳步增长。到去年,建成40个标准化园区(示范场);到2020年,建成80个标准化园区(示范场),建成6家品牌专营店,打造知名的区域公用品牌,以此达到该区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而早在2010年,青白江区就已经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注册了以特色农产品为主打的公共品牌“青溯”。经过该区统筹城乡和农林局和国有公司“嘉泰”多年培育,“青溯”在成都地区特色农产品市场上,已经具备相当市场。

为进一步提高 “青溯”区域公共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青溯”打造成为国际国内知名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去年10月,该区还制定了《青白江区“青溯”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方案》和《“青溯”区域公共品牌准入标准》。明确该区将借力“蓉欧+”和四川内陆自贸区建设契机,立足“开放农业试验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创意农业体验区”的发展定位,积极发展“青·菜”“青·果”等“青溯”特色农产品,构建“青溯+”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融合互通模式,将青白江区建设成为农业对外贸易的桥头堡,将“青溯”打造成为国内国际知名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严格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把好“产前”关;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和追溯,把好“产中”关;构建一体化体系,把好“产后”关。建立“青溯”农产品品牌体系标识包装体系,对凡是加入“青溯”品牌体系的农产品均使用统一标识,进行统一包装。建立农产品售后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技术指导和问题反馈能力,对提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咨询和疑问建立质询记录。

据悉,“青溯”品牌主要定位在优质、高端的健康农产品,涵盖有机产品、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优质特色产品、优质加工类产品及健康产品等在内的多类高品质产品。

“‘青溯’对于入驻产品有着严格的筛选条件,从源头上把控产品的品质及产量。以确保餐桌上的安全产业链。” 成都市嘉泰农副产品营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邓训说,我们将最优质的农副产品从生产端直接销往用户,以“低价高品质”的无中间商销售理念,切入中高端农产品市场,从而增强“青溯”品牌的公信力及建立其产品的稳定销售渠道。

据悉, 2013年7月,成都市青白江区启动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创建工作。2015年在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的基础上,开展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工作。通过创建,狠抓了生产、收储运、生猪屠宰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初步构建了“政府负总责、区乡(镇)有机构、监管到村社、经费有保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全区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全程质量可控制,近年来未发生过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015年10月,顺利通过了省农业厅技术核查组对我区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的现场检查和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的技术核查工作。2016年2月,被省政府认定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

“去年,青溯区域公共品牌准入标准已经正式出台,我们将按照三个阶段推进该品牌的建设。”成都市青白江区统筹城乡和农林局负责人说,第一阶段从去年到今年,为品牌扶持发展阶段;明年的第二阶段主要为品牌发展壮大阶段到2020年第三阶段,为品牌提升升华阶段。届时,我们将与家乐福、红旗连锁等大型超市采用注册加盟的方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廖兴友 文/图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