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昨天,四川发布以《买绿色有机的 买欧洲本土的下月底到青白江福洪“哼哼”大饱眼福口福》为题,报道了成都市青白江区即将于9月30日到10月1日举办“首届青白江—蓉欧生态产品文化节”的消息,在网民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期待的目光集中聚焦到了“内陆亚欧门户,国际化青白江”。
“带着家人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成都市锦江区的刘女士说,一定要去看看。一来可以给长期生活在城里的孩子普及一下农业知识,二来可以购买一些真正的成都和欧洲的生态产品。
“我在28日的四川发布客户端上看到,这次即蓉欧生态产品文化节,有不少欧洲特色农产品将搭乘中欧班列,在节会上精彩亮相,这让我们足不出川,就可以感受到欧洲的特色产品,很有意义。”崇州市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吴先生说,“而文化节上的农业技术和农业资源的合作交流,我也很期待。”
蓉欧生态产品文化节消息发布后,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梳理了所关注相关消息的网友分布:有一半以上是城市居民,另有部分为外地网友和一些专业农业合作社的从业人员。有网友甚至说,以前,他在青白江的朋友给他捎了一些“青溯”的沙参和土鸡蛋,非常满意,可是到成都的很多超市,却鲜有青溯产品。他希望青白江多推出一些适销对路“青溯”的品牌产品进入都市的大小超市,加大电商的销售力度。让消费者进入超市买得到,在网上也可以轻松购买。
不少网友对“有机”“绿色”产品兴趣颇浓。那么,生产这些优质农产品都要具备哪些最基本的条件呢?8月29日上午,我们来到青白江区城厢镇茶花社区一家叫“贵和农业”观光园一探究竟。
进入这家占地1000余亩、投资9700万元的贵和高新农业生态观光园内,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在散发着稻香的田里,忙着收割金灿灿的稻谷。浅歇在禾苗尖上的油蚱蜢,正在一动不动地吸吮着稻谷和禾苗上晶莹剔透的露珠。秋收场景,充满诗意。
“我们不仅种了有机葡萄和蓝莓,还有350亩的有机水稻。今年大概可以收割13万公斤水稻。”贵和农业总经理蒋大根告诉四川发布记者,从2010年开始,贵和项目正式启动。他们从老百姓手上接过来的田地,由于长期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重金属和氮超标,酸碱度失衡。因此,邀请土壤专家对土质进行检测,先后投入了1000多万元进行土壤改良。改良后的田地,坚决杜绝农药化肥。“比如,我们的种水稻,就是搞的稻虾、稻鱼综合种养。稻根部一下开沟放水养鱼。鱼对水质土壤环境要求很严苛,哪怕有一点农药化肥,鱼也活不了。”那么,怎么样保证稻谷营养、防止虫害呢?他们用诱虫的荧光板杀虫,稻谷收割后,就种苕子,成熟后将苕子收割粉碎还田做肥料。而种植有机葡萄和蓝莓,则使用农家肥,以及用农家肥制作的有机肥,以确保产品的有机和绿色品质。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食品的要求,从过去的量、填饱肚子,向质、安全、有机绿色、营养转变,成了人们的必然选择。这次文化节,我们将拿出我们刚刚丰收装入粮仓的有机大米进行展示。”青白江区的数十家涉农企业也纷纷表示,将拿出最好的产品参展。位于青白江区城厢镇十八湾村、主要以生产旅游食品为主的成都康祖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纪艳君说,康祖生产的鹌鹑蛋、凤爪、鸡蛋干等速食旅游产品,畅销全国。“这次,我们将把最畅销的产品,带到文化节上,让前来参观的网友大饱口福。”
作为青白江区“青溯”系列产品培育推广的国有企业,成都市嘉泰农副产品营销有限责任公司,也是优质农副产品聚集的“大本营”。该公司副总经理邓训说,目前,我们正在和区农林局一道,积极做好备展工作。为扩大参展企业及其产品美誉度知名度服好务,为老百姓提供更加安全、营养、美味的食品服好务。
“我们举办蓉欧生态产品文化节,除了展示蓉欧特色生态产品,更多的是向广大群众普及‘进口’的农产品知识。比如什么是无公害食品,什么是绿色食品,什么是有机食品,怎么样建立一整套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到餐桌的溯源体系,以保障餐桌上的安全等等。”成都市青白江区统筹城乡和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说,其实,我们眼下在做的,也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廖兴友
编辑:彭宛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