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2018-08-25 16:19:3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西昌市2008年启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10年、2013年、2017年先后获得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称号,并获得四川省文明城市示范市称号。2011年、2014年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少数民族县级市分别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2015年被中央文明委确定为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体系调研点。2017年作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城市接受中央测评组测评。2018年2月,中央文明办(2018)2号文件,确定西昌市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西昌积极探索除了“12361”工作方法,(“1”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即习近平总书记来凉山视察工作时提出的整体提升城乡规划,整体提升市民素质,“3”即牢牢把握“以创建促文明、以文明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三大发展理念,“6”即“党政主导、全民参与、城乡统筹、普惠民生、文化提升、标本兼治”的创建思路,“1”即一条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创建之路。)

在具体工作中,西昌始终坚持“四位一体”、“四轮驱动”的工作机制,推动州市联动,实施多城联创;始终坚持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形象的工作目标,推动城市文明,打响城市品牌;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为宗旨的工作导向,推动脱贫攻坚,增强群众幸福感;始终坚持常抓常新、常态发展的工作要求,推动创新发展,强化督促考核。

按照“一园一主题、一园一品牌”的思路,打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公园4个,打造“法治公园”2个,“好人一条街”7条。积极推进“书香西昌”建设活动,建成市文体中心、宁远书城及40个农家社区书屋、37个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成功举办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国际帆船赛、世界功夫大赛等多项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其中西昌马拉松荣获“金牌赛事”和“年度特色赛事”两项殊荣。大力开展民族民俗特色文化活动,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成功举办国际火把节、彝族选美大赛。成功入选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魅力中国城”的提名城市,为提升城市形象打下了坚实基础。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以“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劝导”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组建行业志愿服务大队57个、服务分队148个,全市登记注册志愿者逾3.87万人,每年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25个。目前,西昌市已获评“中国好人”2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1人,“四川好人”11人,省级道德模范4人,“感动西昌人物”60人、“西昌市道德模范”24个,2018年向省文明办推荐候选人参与“四川好人”评选活动。经专家初评、网上展播、评委会审定,西昌市推荐的西昌市裕隆乡杨朝华(诚实守信)入选5月“四川好人榜”,西昌市人民医院向乾才(敬业奉献),西昌力平医院胡力平(助人为乐)入选6月“四川好人榜”,西昌川兴镇焦家村徐凯(见义勇为),西昌消防战士董晓伟(敬业奉献)入选7月“四川好人榜”。

西昌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西昌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学习工作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按照“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利民”的目标,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力度,使公益广告宣传占全市所有刊登广告宣传的50%以上。营造人人知晓创建,个个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和参与热情。同时,要突出社会风尚建设,广泛开展感动10件西昌人物、10件影响西昌事件、10个道德模范、10个西昌好人等推荐评选工作,每季度评出10个新时代好少年;举办好第三季度“四川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推动和引领全市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突出学雷锋志愿服务建设,开展“邻里守望”评选,评出10个“邻里守望”先进典型;突出家风建设,开展“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电视访谈节目,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还将在学深弄懂创文测评体系,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着力强化问题导向,注重创建利民惠民,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良好氛围。

西昌市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还向全体市民发起西昌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号召全体市民当好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当好文明行为的实践者、当好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承者,携手并肩,举全州之力、集全州之智,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使我们的城市更美好、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余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