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经历近55个月艰苦卓绝的奋战,于2018年8月9日上午10时23分,巴陕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米仓山隧道顺利实现双幅贯通,千年米仓道,即将不再难!
巴陕高速公路(G85)起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经南江县止于川陕两省交界处的米仓山隧道,全长约117.5公里。工程涉及控制性工程桥梁55座、20个隧道,其中设置互通式连接线总长5.36公里。互通式连接线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全线桥隧比高达78.2%。项目估算总投资137.14亿元,建设工期5年。
米仓山隧道全长13.8公里,是目前已贯通的西南最长、国内第二长的高速公路隧道。隧道出口端掘进达8公里,是国内独头掘进最长的公路隧道。全隧道设置3处通风井,两端设置斜井,长度分别为1.9公里和1.6公里;中部设置深432米和净直径9米的竖井,本隧道也是单座隧道风井规模最大,既设置地下风机房又有地面风机房的高速公路隧道
大幅缩短通行时间 打通米仓山千年屏障
米仓山隧道出口端掘进达8公里,为国内独头掘进最长的公路隧道是巴陕高速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项目建成后能大幅缩短通行时间,打通米仓山千年屏障。据悉,米仓山隧道通车后,将彻底改变以往翻越米仓山交通极为不畅的历史,特别是每年冬季大雪封山中断交通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巴中至汉中的路程将由原来的3.5小时缩短为1个小时,通行时间得到大幅缩短。同时,为年底新增一条出川大通道奠定坚实基础,扩大北向开放。米仓山隧道贯通为巴陕高速年底的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届时,四川将新增一条北向出川大通道,进一步加强川陕合作,扩大北向开放,有效服务四川“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实。此外,将增强区域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发展。巴陕高速建成后,将和广陕高速、达陕高速一起“三箭齐发”,进一步完善川东北区域高速路网,有效降低区域物流成本,增强川东北经济区与环成都经济圈平原经济圈的经济联系,深化地区分工协作,给川陕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注入强心剂,促进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发展。
“交通+旅游”让通行更惊艳
考虑到国内司乘人员对隧道内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关注,米仓山隧道建设团队充分吸取国内超特长隧道的建设经验,将米仓山超特长隧道将分为4段,分别布置洞身装饰,将大美秦川的景观放置其中。
与此同时,为积极响应国家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及“绿色交通”建设的号召,减少运营成本,保障运营安全和舒适性,米仓山隧道衬砌壁装饰不仅具有美观和诱导行车的功能,还将具有节能和净化隧道环境的功能,低碳而又环保。
而作为进入隧道的门户,米仓山隧道在洞门设计上亦是别有风格地将秦川两地特色与历史文化融入其中。巴中端错台式洞门设计寓意着蜀道难到蜀道通再到蜀道畅的深意,也蕴含着出川拥抱世界的开放姿态;汉中端代表了进入四川的门户,蜀门秦关的意蕴庄严的呈现在城墙式洞门上。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