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成都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副省级城市第2名

2018-08-07 11:07:14   成都商报

 

成都再次以“买买买”显示了她的消费力──成都零售商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成都消费品零售市场持续兴旺繁荣,1-6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6.4亿元,同比增长11.1%,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在副省级城市排位中,总额继续稳居第二位

上半年成都消费潜力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具体来看,按消费形态分,上半年全市实现商品零售2904.8亿元,同比增长10.8%;餐饮收入421.6亿元,同比增长12.8%。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3196.0亿元同比增长11.0%;乡村实现零售额130.4亿元,同比增长12.6%。按区域分,锦江区、武侯区、青羊区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94亿元、482.3亿元、443.6亿元零售额位居成都区(市)县前三甲。

这也印证了成都的消费潜力──在副省级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增速排位中,上半年成都消费潜力增速升至第1位,排名上升一位。这种潜力,也体现在新零售和实体零售在成都的布局。

报告指出,“盒马鲜生”自今年在成都首开“莱蒙都会店”后,上半年已开到6家店,全面布局成都;西南首家“京东x无人超市”在高新区正式营业;星巴克中西部首家社区体验店-中粮鸿云店正式营业;伊势丹超市成都第一家独立店于银泰中心in99 开业……越来越好的投资、消费环境,催进新商业项目不断涌现。

旅游消费带动效益显著,全市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8.4%。同时,成都商业元素越来越国际化,生活方式更趋多元性。更多样化的国际品牌、独立店登陆成都,目前入驻成都的国际一线品牌门店超过200家,品牌数超过100个,位居全国第三。

线上线下融合助推消费增长

线上与线下,实体零售继续回暖,传统业态转型收到实效,大型店关闭现象大大减少。

从重点零售企业看,成品油零售、家电连锁、专业店、百货零售、超市卖场等销售分别增长17.2%、17.1%、16.7%、5.1%、7.2%,增速比上年同期均有提高。

网络零售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上半年全市通过互联网实现的线上商品零售额320.8亿元,同比增长37.6%,拉动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5.9个百分点。

旅游消费带动效益显著,全市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8.4%;中央商业区引领标志作用突出,IFS综合体、远洋太古里商业街区销售分别增长15.1%、18.3%;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2.8%,高于商品性销售增长,外卖服务成为餐饮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一支生力军;万象城、大悦城、海滨城、银泰城、龙湖北城天街、成都苏宁城市奥特莱斯等区域性综合体销售增长均高于全市总体水平。

汽车类消费回落较大。受成品油价格回调、进口车关税下调、4S店厂商配额分流等因素影响,汽车销售企业增速下降;重点企业引领拉动作用明显。全市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京东、唯品会高速增长,拉动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5.0个百分点。中石油、中石化等3家成品油大型企业拉动增长1.0个百分点;商业元素越来越国际化,生活方式更趋多元性。更多样化的国际品牌、独立店登陆成都,目前入驻成都的国际一线品牌门店超过200家,品牌数超过100个,位居全国第三。(记者 邹悦 吴丹若 图据成都零售商协会)

编辑:彭敏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