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脱贫攻坚 川浙两地签订农业扶贫协作协议

2018-07-26 17:51:01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7月26日,浙川农业扶贫协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座谈会上举行了捐赠项目交接仪式,浙江省农业厅支持阿坝州农业畜牧局农产品营销等帮扶资金人民币60万元。浙江、四川两省农业部门还签订了农业扶贫协作协议。除此之外,来自川浙两省的多家涉及农产业的企业开展了产销对接推介。

(座谈会现场)

聚焦脱贫攻坚 四川农业扶贫取得了哪些成果?

四川省委农工委常务副主任、农业厅厅长杨秀彬在座谈会上表示,四川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6个省份之一,而农业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仅2016年和2017年两年,全省贫困地区有12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依靠农业产业脱贫,占全省脱贫人口的57.5%。

杨秀彬介绍,近三年,四川累计在贫困地区新建(改造提升)1080万亩特色产业基地、875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成农产品初加工设施5615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15个;贫困地区有效期内的“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到4326个,建成益农信息社18465个。

在46个贫困县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贫困县土地确权完成率90.7%,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由去年底的28.43%提高到28.7%。全省160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78652个、37469家。

针对农村贫困地区要素支撑薄弱、自我积累少、投入缺口大等问题。每年投向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类资金达50%以上。全省选派驻村农技员12720人、组建农业综合技术专家服务团990个、农技巡回服务小组2732个。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累计筹集60.3亿元,惠及贫困人口215.7万人;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规模33.2亿元,扶贫小额信贷贷款余额148.07亿元。

(四川省万源市投促局局长郑佳现场推介万源富硒茶)

关注推进扶贫 川浙农业产业将如何开展合作?

当前,四川省农业产业扶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产业长短结合不够、主体较弱、品牌不强、加工业和冷链物流发展滞后等问题。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在座谈会上了解到,下一步,川浙两地将加强产业合作,积极引导和支持浙江企业到对口帮扶地区发展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壮大四川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

同时,浙江省将引导和支持浙江企业通过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紧密、互利的利益联结;加强营销合作,促进品牌打造。支持浙江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和电商平台与帮扶地区开展精准对接,建立长期稳定产销关系。借助两省各类农业展会平台,做好“净土阿坝”“广元七绝”“巴食巴适”等农业品牌宣传推介。

浙江与四川两省还将加强培训合作。支持浙江农业专家赴四川帮扶地区针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开展技术服务、实用技术培训。支持帮扶地区选送基层农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技术带头人等,围绕当地重点产业,赴浙江进行考察学习交流和技术培训。

此外还将加强技术合作。积极引导、支持两省农业科研院所、相关企业联合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特别是在农产品精深加工、鲜果保鲜、新品种育种和畜产品开发、饲料加工等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加强名、优、新农产品的引进试验、示范、繁育和推广的合作。推进建立农业品种、技术共享机制,不定期开展技术成果交流。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编辑:彭敏

审核:何晓凤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