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7月24日中午,在闭幕式之后,中非民间论坛记者见面会在四川成都举行。在本次论坛期间,教育问题,尤其是青年教育问题备受关注。根据今日公布的《中非民间友好伙伴计划(2018-2020)》,四川的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将开展与非洲国家合作,未来三年将在电子信息、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领域为非洲国家培养高级人才。
四川发布记者在中非民间论坛记者见面会提问
那么来自非洲国家的外宾们对中国与非洲国家在青年教育合作方面有何期待?在他们眼中,下一步,在该领域还可以与四川有哪些方式的交流、合作?三位参与记者见面会的外宾分别就此回答了四川发布记者的提问。
右1:加蓬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埃耶贝 右3:博茨瓦纳马西雷基金会会长马西雷 右5:纳米比亚工会主席穆尼阿罗
博茨瓦纳马西雷基金会会长马西雷:中非两国的文化交流给了非洲学生们一个极佳的机会
博茨瓦纳马西雷基金会会长马西雷表示,我们需要专注于中非两国间实践成果的共享,将中国好的技术,好的做法教给非洲国家,使非洲大陆从中受惠。我坚信,中非两国间的文化交流,给了非洲学生们一个极佳的机会,能让我们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中国当今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有很好的技术、也善于运用科学技术,我认为非洲应该学习这一点,也希望非洲学生都能有机会来参与这样的教育交流活动。
另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非洲很独特,因为非洲的土地上有超过50个国家。我觉得在多样化教育等级和设计课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首先要了解一个国家、了解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对我们来说,这次来到中国,有一些需要学习的东西,因为中国比非洲发达得多。但我认为,要从一个先进的教育系统中学习到最多的经验,首先需要了解不同非洲国家之间的区别,然后在课程设计中做到与这些国家所处的(教育)层级相匹配。
纳米比亚工会主席穆尼阿罗:应注重根据当地需求适配课程设计
纳米比亚工会主席穆尼阿罗告诉记者,在两国教育合作方面需要考虑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如果要把本国的教育教授给另一个国家,但两个国家之间的课程不适配,就会使得另一个国家接受起来十分的困难,这也是非洲教育面临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的教育专家在设计课程时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科技水平很高,但是在中国3年的教育可能在非洲需要7年时间才能完成。因此,他认为,中非之间的教育合作,应该注重于如何完善我们的课程设计研究,如果课程(根据当地实际需求)设计好了,我们(非洲)的学生就能吸收更多的知识,也才能被市场所认可。
另一方面,他表示,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向中国输送更多的学生,因为这也会给中国的教育资源带来负担。因此,需要在开始教育之前,确保他们把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他说,中非之间的合作是长久的。我们现在还缺乏相应的一些基础的人才、技术等元素,因此,很期待中非双方在基础教育方面的进一步合作。
加蓬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埃耶贝:应鼓励学生来四川进行学习交流
加蓬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埃耶贝则表示,自己曾经在中国留学,但8年时间里从没有来到过四川,也不曾想到,加蓬也可以和四川进行交流合作。因为此前,加蓬的学生一般是通过申请奖学金的方式来中国留学,而且多是到北京或上海,而现在他感到,四川其实也有很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他说:“今后,没有理由不让学生们来到四川。”
他认为,加蓬的学生们可以到四川来学习先进的建筑、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学习这里的先进文化。在未来,期待四川、成都与非洲、加蓬能有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