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政府安办发布7月城市安全风险预警

2018-07-09 18:52:25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自进入盛夏以来,成都市雷电、暴雨、酷热等极端天气增加,不安全因素增加,近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成都市政府安办)发出7月城市安全风险预警,提示广大市民及生产经营单位注意以下三项安全风险。

极端天气影响城市公共安全。

7月上中旬全市降水集中、过程量级大,易诱发局地山洪地灾和城镇内涝,造成树木、广告牌倒塌及建筑附作物坠落引发人员伤亡,排水管道清淤、河道清渣、公共设施维护发生事故风险增大。

据水务部门通报,7月1日至3日,全市出现一轮强降雨,共造成蒲江、邛崃、崇州3个县(市)36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6.7814万人,倒塌房屋123间,农作物受灾12.4143万亩,造成经济损失74662.6408万元,全市无人员伤亡。

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总降水量280毫米,较历史同期(213毫米)偏多3成,彭州、温江、龙泉驿、双流、新都、金堂、简阳为220—280毫米,其余地方为280—330毫米;降水集中在7月上中旬、过程量级大,易诱发局地山洪地灾和城镇内涝;7月中下旬有1—2段3天左右的明显高温天气,7月下旬我市中东部有一般性伏旱。 

据国土部门预测,由于前期降雨强度大,山体已经处于饱水状态,地质灾害处于极易发生的态势,防治形势非常严峻。预计龙门山区和龙泉山区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大,特别是龙门山区有可能会发生群发性或流域性地质灾害,主要发生的致灾灾种是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必须严防自然灾害引发安全事故。同时,极端天气容易造成树木、广告牌倒塌及建筑附作物坠落引发人员伤亡,排水管道清淤、河道清渣、公共设施维护发生事故风险增大。6月5日,府河与沙河交汇处打渣作业船只侧翻,致2人溺亡。6月28日,受暴雨影响,地铁1号线广福站外施工工地大量雨水侵入车站,导致临时关闭近4个小时。

高危行业领域风险防控压力大。

雨季道路湿滑,车辆制动性能降低,易引发交通事故;危险化学品超温、超压发生燃烧、爆炸概率大;建设施工受暴雨、大风影响,容易导致塔吊、龙门架倒塌,边坡垮塌和人员高坠。夏季用电量增大,电器火灾事故、电瓶车充电火灾事故多发。6月1日,达州塔沱商贸城发生火灾,事故原因就是租户自行拉接的照明电源线短路引发火灾。

暑期涉旅涉水事故易发难防。

当前,正值暑假,是学生外出游玩、旅游出行的高峰间,6月23日至25日,短短3天时间,全国多地发生14名少年、儿童溺亡事故。2016年,大邑县、郫都区都发生过因游客私自下河漂流戏水引发的事故,导致7人溺亡。彭州、都江堰、邛崃等区域的旅游景区,受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大,必须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有哪些防范措施?

为切实做好汛期安全风险防控,成都市政府安办已组成9个专项工作组,对各地落实汛期安全责任、工作、措施情况进行重点督导,并指导完成重大隐患整改,加强城市安全风险预警社会化宣传,提升市民安全防范意识和全社会安全管理水平。

各级各部门一是要加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强力推进全市挂牌督办的243项重大风险隐患整治工作,落实闭环管理措施,防止汛期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二要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

在危险化学品方面,加强易发生自燃危化品储存库房及生产装置的安全检查,督促重大危险源企业严格落实雷电情况下油、气储罐区停止装卸作业措施,确保企业设施设备安全运行;启动联合执法行动,严打危化品和液化石油气非法运输储存行为。

在道路交通方面,重点排查治理景区山区道路、高速公路、城市下穿隧道、地铁站点、以及沿江沿河、临水临崖交通设施的安全隐患,落实增设警示标志、限制通行、绕行避让等措施。

在消防安全方面,在持续抓好电气火灾、电瓶车充电两项专项整治行动的基础上,突出商场市场、大型城市综合体、仓储物流企业等重点,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切实抓好群众身边火灾防控。

在建筑施工方面,督促建筑施工单位落实深基坑、起重机械、落地式脚手架等防倾覆、防垮塌措施。对可能存在山体滑坡、垮塌和泥石流、洪水威胁的施工营地、工棚、仓库进行重点排查,及时采取撤人、搬迁措施。深入推进工程施工破坏地下管线专项整治。

在涉水涉旅安全方面,在重点水域和河段设置警示标识,加强人员巡查,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加强与国土、气象、水务等部门会商,及时发布风险预警,对存在自然灾难威胁旅游景区控制人员进入,实施安全避让;加强旅游船、渡船、漂流船以及自用船等各类船舶的安全监管,落实“六不发航”和穿戴救生衣制度。

成都市政府安办提醒广大市民,要提高安全风险意识,熟练掌握相关防范技能,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加强个人和家庭安全防范,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拨打安全隐患举报电话“12350”。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