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创“四川扶贫”全省公益性集体商标 创新扶贫产品销售模式

2018-07-04 11:49:34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7月4日上午,记者在省扶贫移民局和省商务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四川首创“四川扶贫”全省公益性集体商标,将精准认定扶贫产品,并定点对口帮扶单位定向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共同推进扶贫产品进市场、进餐企、进展会、进商超、进铁路、进高速、进机场、进机关、进社区、进网络等。

(发布会现场)

据商务部门相关数据显示,批发市场流通的农产品占全国农产品交易总量的70%,“农超对接”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占比15%,电商交易占农产品交易额的5%左右。当前,四川省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品牌化经营得到一定发展,但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仍以“小农生产”为主,具有生产经营分散、集中度较低,物流成本高,生产与消费市场信息不畅,农产品直采直销较少,产品转化为商品率较低等问题。

据统计,全省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地区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个,年交易量77.6万吨,占全省2%;而成都白家、濛阳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三州地区果蔬年交易量56万吨,占三州地区生产量的10%。成都益民菜市数据显示,2017年该市场农产品直采直销交易额0.2亿元,仅占销售额的3%。同时,三州地区物流成本较高,每单首重达1公斤12元,部分生鲜产品物流超过20元/公斤,是成都市的3倍以上。

基于此种情况,为破解贫困地区农产品与市场对接不畅、流通成本高等瓶颈问题,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创新扶贫产品销售体系促进精准脱贫的意见》。该意见明确了具体目标:着力开展贫困地区扶贫产品公益性集体商标的注册工作,建立相关的管理、营运和推广制度,加强公益性集体商标标识的扶贫产品的宣传推介工作;着力拓展市场流通渠道,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定向采购公益性集体商标标识的扶贫产品覆盖88个贫困县,各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超、车站、机场等经营场所,以及知名电商平台开设扶贫产品销售专区、专柜、专铺、专店,定向采销公益性集体商标标识的扶贫产品。在建立全省扶贫产品公益性商标标识的同时,也将精准认定扶贫产品,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和管理制度,使扶贫产品真实、安全、放心。

会上还介绍,将严格落实交通运输优惠政策,完善扶贫产品直通渠道,增加市场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发展电商物流,进一步完善扶贫产品上行物流体系。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凡是扶贫产品均可使用公益性商标,标明此产品来自贫困地区;凡是商家都要积极营销来自贫困地区的具有标示的扶贫产品;凡是销售扶贫产品的商家,都能得到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积极支持;凡是扶贫产品,希望社会都能积极购买,增加贫困地区群众收入。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