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药材产业 泸州古蔺县桂花镇走上脱贫攻坚快车道

2018-06-14 14:58:41   人民网四川频道

春暖花开,古蔺大地处处萌动着勃勃生机。4月23日,在泸州市古蔺县桂花镇香楠村中药材种植基地,格子状的田垄连通成片,一株株赶黄草幼苗长势正旺。基地里,村民们零星分散在田间地头,忙着拉行距、插幼苗。

桂花乡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独特的地理条件十分适宜发展中药材产业,而赶黄草正是当地传统中药材,多数村民都有丰富的种植经验。

2017年,桂花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把发展中药材作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利用“三带工程”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和党员对贫困户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边干边学等模式,组织干部、群众参与种养殖培训300余人次,同时采取党委政府对接市场,引进中药材公司,订单式种植、收购的“双订单”种植模式,避免赶黄草种植有市无价,市场价格乱象等情况,确保老百姓高效种植、高效收益。
“今年我把小儿子都喊回来了,我年龄大,身体不是很好,他在外面打工又不稳定,挣一年的钱都花在路费上。家里地多,不如回来种赶黄草,收入稳定还不用四处奔波。”香楠村四组的张青远看着田地里正忙活的儿子笑着说。

“以前来收购赶黄草的都是私人老板,行情好就多出点,行情不好收都不收,东西种出来心头都是慌的,担心卖不起价。”因2017年政府牵头,赶黄草销路稳定而脱贫的何明久说。

在桂花镇,方圆一千多平方公里范围内没有工业厂矿,空气干净、负离子含量高,土壤未受华工废水等污染,成为当地特有的先天优势。但是,缺乏技术,销路不稳定,赶黄草种植出来总是要靠“运气”才能卖个好价钱,导致这个产业前些年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保守的计算,每亩农田种植赶黄草的收入在4000-6000元之间,比种植粮食作物要高出许多。”桂花镇镇长罗蔺说,由于赶黄草药苗由企业发放,种植有技术人员指导,还不用担心销路,这样的条件引得不少村民都选择签约种植,也让以种植赶黄草为主的香楠村在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赶黄草只是桂花镇中药材产业的其中一个品种,另外还分区域形成了丹参、三木等中药品种三足鼎立的扶贫产业示范带,辐射香楠、高峰、田坝、罗江、汉溪等5个村,覆盖300余户2000余人,其中贫困户参与率占总户数的30%。

2017年,桂花镇党委政府为中药材发展制定了更多激励政策,让当地百姓看到中药材种植的良好前景,开始有意识地扩大种植规模。全镇基本形成以中药材为龙头,村村有产业、组组有项目、户户能参与的良好局面。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季,桂花镇为解决赶黄草花、叶、根加工问题,还整合扶贫资金建起了赶黄草粗加工厂,既解决赶黄草收割之际不能及时卖出去的困扰,还帮助当地农民实现“家门口”季节性务工,提高收家庭入。(钟旭娟)

编辑:李倩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