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将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政务管理、社区生活?“智慧政务”未来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6月12日下午,由成都北科维拓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智慧政务研讨会暨北科维拓产品发布会”在成都举行,来自成都各大数据、信息工程等领域的专家、高校学者及知名企业家共同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成都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办大数据中心主任助理、成都市大数据协会秘书长但强介绍,近年来,成都市积极响应国家大数据战略,结合本市的产业发展情况,持续构建并优化大数据的发展生态。先后出台了《成都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成都市政务云建设规划(2017—2020年)》, 《成都市“互联网+城市”行动方案(2017—2020)》。目前正在研究“成都市促进大数据发展2018-2020年的落实方案”。即将出台的还有《成都市支持培育大数据人才实施办法》,为大数据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背景。
“智慧政务”智慧在哪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工程学院院长舒红平表示,首先“智慧”应该体现在普惠性上,要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获得了便利。其次,它体现在政务的各项业务中,要让数据的处理、业务流程的梳理、服务的人机交互都更加简洁方便。那么,“智慧”和政务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在哪里?他认为,集中在三个方面:数据、模型和软件。舒红平说,在发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大数据发展要有基础,比如应从基层社区出发,从分辨率低的网格下端往分辨率高的方向发展,更容易落地。二是要谨防科技与业务的脱节问题。比如不能仅仅看业务模型算法的领先,更要能落地,要适配于业务场景,这样研发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才真正简单又好用。
经过对政府大数据相关业务的实践和观察,成都数之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彭宇总结分析了成都在智慧政务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他总结为五点:重基础架构而不重业务结合;重流程打通而不重数据分析;重外观新颖而不重基层实用;重垂直系统而不重数据共享;重物理集中而不重逻辑融合。政府的核心痛点在哪里?彭宇认为,在于其资源是有限的,而其服务及监管的对象是无限的,并且还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如何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手段实现用有限的资源来应对无限的对象是核心问题。对此他表示,未来“智慧政务”的发展要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上下兼顾,左右贯通。既要兼顾服务领导的决策,又要解决基层人员的实际使用。同时,各个系统之间不能孤立,除了业务上API之间的沟通外,还要实现最终底层数据的整合,最终实现机器助人和机器换人。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办方,成都北科维拓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张芒在接受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成都北科维拓未来将在成都着力做4件事。
一是做公益、献爱心,他表示,目前公司已联合电子科技大学成立相关基金,专门针对离退休的老专家、老教授,每年提供一百万元用作活动基金,本次捐助十年共计一千万元,以感谢他们为人才培养和国家科技创新做出的重大贡献。二是抓科技、升标准,成都北科维拓将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未来还将与川大、西南交大等学校成立不同的实验室,借助高校在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发优势,与公司共同促进政务服务智慧化国标体系技术升级。三是建联盟、做联合,未来公司将把社会服务管理标准化产业联盟的资源优势带到四川,协同四川的行业协会、企业,在社会治理信息化领域集众智、汇众长、成众业、享众果。四是做样板,树标杆,未来公司将在四川选择2个市、5个县、10个街道办事处、50个社区,通过与联盟的合作按照一套体系标准做出示范,让国家的行业标准打上四川烙印,留下成都痕迹。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