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018年6月8日,值2018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记者从成都博物馆获悉,展览《影子之城──营造学社镜头下的广汉》以及图书《影子之城──梁思成与1939/1941年的广汉》在成都博物馆正式与公众见面。
1939年、1941年,中国第一个以研究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为宗旨的学术团体──营造学社,冒着战争危 险为广汉的古建筑拍摄了560张珍贵的照片资料;七十余载后,斯人已逝,这批照片成为古建文化的珍贵遗产。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在现场了解到,6月9日至8月31日,由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文物局、德阳市委宣传部和广汉市委市政府指导,成都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广汉市文物管理所与中国皮影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影子之城──营造学社镜头下的广汉》展在成都博物馆三楼四号临展厅免费向公众开放。本次展览得到了宜宾市博物院、新津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也为展览提供了学术支持。
展览从中国营造学社所拍摄的560张广汉建筑老照片中精选出122张作为主要内容,辅以广汉市文物管理所收藏的汉代“雒城”铭文砖、汉代彩绘陶房、宋代陶楼、成套的文庙祭祀与礼乐器物和南华宫建筑构件、成都博物馆馆藏木雕和中国皮影博物馆馆藏皮影等55件(套)材质、形式多样且紧扣展览主题的展品,立体展示昔日广汉的城市风貌,传递中国传统建筑之美,讲述古建筑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层次解读被光影记录下的小城故事。
“我们做这个展览,希望能让各位观众多多了解一些建筑的知识和我们地方的历史和文化。”本次展览执行策展人方若素在接受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说,”人们在平时旅游时会见到很多古建筑,如果通过这次展览,能让观众产生一些更熟悉的认知,能在观众内心里面激起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这就是我们策划此次展览想要达到的最好效果。”
成都博物馆围绕本次展览建筑遗产保护这一主题,还组织了系列学术讲座,打造了与展览配套的社教活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讲解员还将前往成博为公众免费讲解,“广汉人讲广汉故事”。
与展览同期发布的书籍《影子之城──梁思成与1939/1941年的广汉》以广汉为古老中国城市建设的缩影,却并未局限于一城一隅的兴亡,也不囿于“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楼塌了”的伤感,而是以全面、深入的视角解读这段历史。该书历时数载,收拢了共300余张照片,以15万字细细描绘建筑与人、人与城市的紧密关系,刻画古老中国在历史发展的关口悄然转身的落寞背影。平面、零散的照片,让人们看到广汉曾经的模样,而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生活,却组合成有血有肉、立体真实的文化,唤起人们对传统建筑及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新闻多一点:
在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成都博物馆将有三场活动举行。
1、 讲座:《中国营造学社在四川》
时间:6月9日上午10:00
主讲人:朱小南(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古建筑研修班,现为四川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长)
2、汉代编织工坊主题活动
时间:6月9日上午10:00
地点:成都博物馆五楼公共空间
活动内容:仿制汉代织机装造演示
演示人:贺斌(蜀锦织造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3、木偶主题互动活动
时间:6月9日下午2:00—3:00
地点:成都博物馆木偶展厅及社教区
内容:木偶展厅参观及木偶互动活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