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分省计划表
西南民族大学2018年少数民族预科招生分省计划表
2018年四川高考将于6月8日结束。据省教育考试院消息,全省评卷工作将于6月9日开始,考生考试成绩将于6月22日晚向社会公布,录取工作将于7月上旬开始进行。高考结束后,各大高校招生政策继续了解一下?
日前,西南民族大学2018年普通本预科招生章程正式发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西南民族大学今年的招生政策吧。
1、招生计划:本科生7003人,预科生458人
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2018年西南民族大学计划招收本科生7003人,预科生458人。按照教育部、国家民委有关文件精神,本着优化生源结构、促进区域均衡的原则,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结合西南民大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各省(区、市)考生及少数民族考生的生源数量与质量、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因素,科学合理编制年度招生来源计划。招生来源计划报国家民委及教育部审批后,由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
西南民族大学将按教育部、国家民委的规定预留不超过本科招生计划总数1%的计划。按照教育部、国家民委要求及学校使用办法,预留计划主要用于调节各省(区、市)统考上线考生生源不平衡、优质生源、民族比例、人口较少民族生源以及末位同分极端现象等问题。
2、录取规则:少数民族考生约占普通本科专业招生总数的65%
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的有关政策,学校普通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收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考生,其中少数民族考生约占招生总数的65%。根据生源情况,学校与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商定调档比例及其中的少数民族考生比例。预科班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西南民族大学认可各省(区、市)规定中适用的加、降分政策,同等条件下,少数民族考生优先录取。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西南民大可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 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计划将征集志愿。经所在地招生主管部门批准,征集志愿仍不足可将剩余计划调整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3、这些专业招生有特殊要求
值得考生注意的是,西南民族大学开设的藏语零起点班民族学(藏学)专业,免收学费,且只招收填报了该专业志愿的考生,不接受专业调剂。入学后不能申请转学、转专业。
同时,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进校后须加试徒手画。测试成绩不能满足专业学习要求者,西南民大将根据其高考成绩调整到录取分数相当的专业就读。
新生进校后,公共外语学习语种为英语或日语,请其他语种考生谨慎填报。
4、学费标准及资助政策
学费标准:美术学、雕塑、表演、音乐表演、舞蹈类各专业12000元/年;动画、摄影专业9600元/年;绘画、艺术设计类各专业7200元/年;音乐学专业6000元/年;建筑类各专业(五年制)6600元/年;普通理工类各专业4900元/年;普通文史类、农林类、体育类各专业4400元/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类各专业2000元/年(按文件标准学费为4400元/年,学校对此类专业实施学费部分减免,每生减免2400元/年);藏语零起点班—民族学(藏学)专业免收学费;预科班(含代培外校预科)专业5500元/年。住宿费标准:每人800-1200元/年。最终收费标准以四川省发改委核定为准。
西南民大学生资助工作围绕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校级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学生补贴、社会资助等开展工作,形成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稳定有效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新生入学时,开设家庭经济困难新生 “绿色通道”,同时为全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本预科新生准备了爱心礼包、路费及生活补贴,并在评定本科新生国家助学金时做到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全覆盖,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5、招录信息咨询
西南民族大学将通过招生信息网发布有关招生信息和录取结果(网址:http://zsjy.swun.cn)。招生咨询电话:028-85522012。
新闻链接:
西南民族大学座落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是民族高等教育镶嵌在祖国大西南的一颗明珠。学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综合性民族高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学校始终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在探索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在追求中创新。2005年,实现国家民委、成都市共建;2015年,实现国家民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201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建校67年来,一批又一批各族学子从学校踏入社会建功立业。在20万各族各类毕业生中,涌现出新中国第一个藏族博士、羌族博士,涌现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藏族将军,涌现出不少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大批各级领导干部,为民族地区的解放、政权建设、边疆巩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记者 陈淋)
(表格来自西南民族大学)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