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灾区电网早已‘脱胎换骨’ 、焕然一新,供电能力、电网结构和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5月10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石玉东在该公司5.12汶川地震十周年新闻通气会上说。
10年来,汶川地震灾区电网建设投入达606亿元,变电站由385座增至728座,是震前的1.89倍;灾区最大用电负荷由439万千瓦增至935万千瓦,是震前的2.13倍;灾区年用电量由260亿千瓦时增至549亿千瓦时,是震前的2.11倍;率先建成了全国领先的电力应急体系。电网建设实现了“重新用上电”到“用好电”的持续转变和提升,为灾后重建和全省特别是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能源保障。
据了解,10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电网带来重创。171座变电站、2751条输电线路停运,部分电网损毁殆尽,405万户停电,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6亿元。
经过十年努力,国网四川电力建成了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力应急体系。电力应急实战能力在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茂县山体滑坡等多次自然灾害中历练、成熟,实现了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10年来,国网四川电力处置各类突发事件962件,启动公司层面应急响应26次,累计投入应急抢险人员17. 37万人次,出动应急车辆3.26万台次,应急体系标准化、队伍专业化、协同联动机制科学化、装备与物资保障现代化建设日臻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和实战能力处于全国电力行业领先水平。
十年,灾难不但没有摧毁四川人的发展信心,反而注入了更强劲的发展动能。这十年四川能源大省地位更加巩固,截至2017年底,四川发电总装机9571万千瓦(居全国第五位,年内将超过1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7909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量3104亿千瓦时,均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目前,四川电力外送能力已达到300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