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暮春时节,章洛大地生机盎然。从德阳出发,沿着北京大道,一路风光旖旎,直达蓥华山区。平直的道路两侧绿树成荫,路边的花朵争相吐蕊,处处彰显出绿色生长的姿态与活力。
调研团听取穿心店磷石膏堆场整治情况
4月26日,全国磷化工行业污染防治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措施现场培训会在德阳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调研团齐聚什邡“取经”,共同探索工业“废渣”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这里三面环山,空气清新,风景真美啊。”调研团成员边走边看,边听边议,时不时拿起手机,记录下整治后的景象,对什邡磷石膏综合利用取得的成效,更是频频点赞。
然而,谁曾想到,一年多以前,脚下的绿茵场,还是困扰什邡人民长达30年之久的磷石膏“渣山”。
调研团了解穿心店磷石膏堆场未来发展规划
规范治理 交出生态答卷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依托境内丰富的磷矿资源,各类化工企业在什邡遍地开花。堆积如山的磷石膏曾是什邡市磷化工产业发展的“丰碑”。如今,却如同一把插在什邡人心头的“尖刀”。
什邡境内,7座大型磷石膏渣场绵延数公里,堆存总量1586.7万立方米。堆场建设年限跨度长、数量多、堆存量大,是什邡磷石膏的“特点”。
为了加快破解磷石膏安全堆放和治理这一重大课题,2017年3月,什邡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树“愚公移山”治污之志,以两年时间为限,彻底解决磷石膏环境问题,满足什邡人民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环境新期盼。
调研团在宏达洛水基地开展调研
昔日磷化工“高地”上,一场新“愚公移山”式治污悄然上演。
铲平一座座“大山”,是什邡治理磷石膏迈出的第一步。通过削坡、覆膜、盖土、渗漏液收集、挡墙、截洪沟建设等工程,对渣山进行治理。磷石膏堆体不同,治理主体不同,利用程度不同,什邡对症下药,“一堆一策”治理措施应运而生。治理中,堆场进行统筹规划,分别采取远期封场、中期封场利用和近期规范取矿综合利用三种整治方式。对停用堆场采取边坡整治、植被恢复等措施;对在用堆场,采取边坡整治及绿化等措施,防止产生地下水污染和扬尘污染。
一年来,数百名工人顶着烈日,冒着严寒,在什邡磷石膏整治堆场日夜忙碌,几十辆轰鸣的大型挖掘机、卡车和大铲车交替作业,一座座磷石膏“大山”被削峰铲平、覆膜封存,逐渐显露出绿色景观的雏形,换上新妆的磷石膏堆场宛如一块狭长的绿色“梯田”镶嵌在石亭江畔。
调研团在华磷科技查看磷石膏综合利用情况
变废为宝 擦亮绿色名片
灰黑色的磷石膏被送进密封容器,经过煅烧、成型、凝固、干燥等一系列加工,一张张白色的纸面石膏板从什邡经开区泰山石膏生产车间下线,等待卡车装载后,销往全国各地。
“作为什邡市重点引进的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目前,什邡泰山石膏每年要生产8000多万平方米的纸面石膏板,年消化磷石膏近80万吨,已占领了全国同类产品60%的市场份额。”企业负责人表示。
推动磷石膏“变废为宝”,什邡找到了治理磷石膏的突破口。
2017年5月,一面面漂亮的花草墙扮靓了雍城。霎时,“立体绿化”刷爆朋友圈,一度成为“网红”,而“立体绿化”墙体的原料就是磷石膏。什邡从福建引进的华磷科技项目,正是巧妙利用了磷化工建材透水性强的特点,将磷石膏空心砖改造为园林盆景设备,在空心砖上种花,不仅美化环境,还节约了灌溉用水,废弃的矿渣变身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今年,投资6亿元的华磷科技公司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一期3条德国进口生产线将全面建成投产,年消耗磷石膏40万吨,待2019年10条生产线全面投产后,年消耗磷石膏将达130万吨,将有效推进磷石膏“去库存”。该项目主要生产装配式高强墙板、路沿石、透水地板等产品。其中,装配式高强墙板市场前景尤其看好。
2016年,什邡产生磷石膏115万吨,实际消耗149万吨。2017年,什邡产生磷石膏74万吨,实际消耗132万吨。
目前,什邡已有6家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将磷石膏用于生产装配建材、纸面石膏板、水泥缓凝剂等产品, 通过整治行动和综合利用,连续两年消耗量大于产生量。
“一堆一策”、“治理与利用结合”、“废料变产业”已成为什邡摸索出的磷石膏治理新路子,这是什邡环保攻坚成效的一个见证,更是什邡“向绿”的一个缩影。
穿心店磷石膏堆场
未来,穿心店磷石膏堆场将与穿心店地震遗址统一规划整合,着力打造一个连接城市、自然和文化的现代体育休闲公园和旅游集散中心。同时,什邡还将对宏达洛水基地、临江天丰金川磷石膏堆场进行绿化美化,将其打造为石亭江沿岸的一道景观。
绿色,既是大自然的本色,更是什邡发展的“底色”。
背水一战,向绿而行。什邡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擦亮“风景独好”的靓丽名片。
何小米 肖宇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