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今日,记者从邛崃市委宣传部获悉,今年以来,火井镇在邛崃市委市政府、市委社治委等部门的大力指导下,多措并举推进“示范社区”建设,有效提升了社区群众满意度。
火井镇
据了解,“示范社区”建设是以改革创新为主动力,积极探索共治、自治、法治、德治“四治一体”社区治理工作法。“示范社区”的成功建设为构筑服务型、文化型、平安型、宜居型“四型社区”发展治理提供了新路径,并且从多维度、全方面、深层次等角度,诠释和谐宜居美丽社区建设喜人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搭建“四个舞台”统筹推进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构建“服务型”舞台,火井镇坚持党建引领,试点创新开放式议事会等体制机制,探索社区议事会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双轨运行”。开展“三亮三创”活动,调动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服务作用。火井镇把强化服务理念作为社区党建工作重点,通过建立服务制度、优质服务、便利服务有效满足群众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火井镇广泛从小区基层党员、小区居民、中小学生中选拔热心人组建社区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政策宣传、文明劝导、卫生保洁等志愿服务。
小区志愿服务活动
文化是社区品牌构成中的重要一环,火井镇搭建“文化型”舞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小区各院落命名,培育社区良好风气;通过组建文艺队、太极拳队,常态化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为突出人文关怀,火井镇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好邻居”“好儿媳”等好家风选优评优活动,让身边事感染带动身边人。
小区文化宣传活动
在社区安全保护上,火井镇搭建“平安型”舞台实施“雪亮工程”建设,针对“开放式”小区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逐步引入安防设备、视频监控等“智慧管理”资源,在小区入口处增设值班岗亭、门禁系统。社区安全巡逻的“护蕾行动”中,将“黑校车”违法超员超载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此外,火井镇还积极探索“社区民警”+“网格员、综治队员”的“1+2”专群协作联动机制,组建“红袖套守夜人”治安巡逻队,构建群防群治网络。
小区外溪水潺潺
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区生活舒适度,火井镇努力建设宜居社区,在完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增设群众性健身器材以及新建停车位、休闲座椅、大阳能路灯设施等的基础上,深入实施“增花添彩”,在小区绿化地、小区入口等处填土栽种格桑花、百日草等植物,着力提升社区人居环境品质。
谱好“四首曲子”共建共治共享创新突破
据悉,火井镇在社区治理理念上强调多方参与合奏“共治交响曲”,探索以党组织领导为核心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1+3+N”治理体系。通过主要院落的小区党员服务栏,微党课、微心愿等活动,结合“为村”平台有效扩大社区群众参与面,实现问题发现、调处解决更及时、高效,增强党建引领“向心力”。火井镇还筑牢“村委会+议事会+业主委员会”网格化“铁三角”体系,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在村委会、物业公司和议事会之间,搭建四方共议平台,确立“事由民议,策由民定、共议共决、共办共商”议事原则。落实多元参与服务,优化安置区便民服务、物业服务、志愿服务、文体服务等载体,积极面向小区居民选拔楼栋长、调解员、巡逻员等,打造小区全民参与、共治共建新局面。
小区群众“坝坝会”
社区长治久安的根本是居民自治,火井镇以“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原则完善民主自治组织体系,激发群众活力齐唱“自治欢乐曲”。通过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机制,社区帮助成立业委会和志愿者队伍,促使物业规范管理,提升小区生活品质。火井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规范村民自治管理能充分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活力。郑家坝小区组建了“乡贤参事队”等议事协商机构以及银台小区“流动楼道长”、“银台监督团”等监督载体,促进了村民自治、民主协商的决策机制逐步形成。、
“倡德守纪的‘德治协奏曲’在火井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中有着重大作用。”据介绍,火井镇首先是加强“正面”宣传,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了“婚事新办、喜事小办、丧事简办”的崇尚勤俭节约文明新公约,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气。其次是加强“负面”检查,公布违反社会公德“负面清单”,邀请德高望重、公信力强的党员群众对标清单内容,开展院落楼道自查、居民小区巡查,对伤风败俗事情进行“大家评”。第三是加强“侧面”引导,打造社区德文化,通过开展群众性文明评创活动,引导规范居民社区行为,逐步培养奉献、友爱、互助的邻里精神。
银台小区
此外,火井镇的“法治进行曲”被誉为社区治理普法用法的关键所在,通过教育、宣传、活动等三钟形式贯彻落实。通过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健全以火井法庭、镇文化站、社区学校为重点,镇、村、组“三级法治讲堂”为主体,火井中小学“法律讲堂”为补充,“为村”平台、社区微信公众号为延伸的学法用法体系,切实提升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广泛开展法治宣传,银台小区、郑家坝小区推出“以案说法”专题宣传,利用坝坝会、村民夜谈等载体在讲述身边人、身边事中向居民宣传法律意识。推进法治学习活动,通过发放法治读本组织群众利用茶余饭后进行导读,开展广场咨询、文化站集中点咨询活动、社区法治微信群等,扩大与群众互动面,让群众的急事难事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聚焦“三个关键” 在抓持久见长效上求深入
“火井镇紧紧扭住了队伍建设这一‘关键载体’,才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火井镇相关责任人介绍,一方面发挥社区“两委”的主导作用。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承担社区治理的主责,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另一方面是发挥社区工作者的专业作用,加强社区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工作者解决问题能力,完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分类管理考评机制,建设一支作风正、素质高、能力强的社区干部队伍。
孙家湾小区
此外,产业发展这一“关键环节”强化了要素保障。据介绍,孙家湾小区正探索以风车山400亩高标准农田为主体,保持现有稻田田畴肌理,策划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和小区对接洽谈禾丰合盛公司,谋划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田园;万善小区依托竹海优质生态资源和产业基地,正探索谋划沿文井江两畔实施林盘群的保护改造,打造林盘农家乐、林盘茶坊等;银台小区利用莲藕基地正大力引进汽车文化营地体验项目,目前正在积极洽谈中;王河坝小区对猕猴桃生态田园基地进行重塑升级。通过小区联动,着力打造生态村落、林盘景观与产业园区相互依存、交相辉映的新型聚落形态。
而民生实事则是持续深化推进社区建设的“关键主体”。火井镇紧扣“热点”,培育群众公共精神,针对社区居民文明素质不高、公共意识淡薄等问题,坚持“提升居民公共素养、关注社区公共利益”的治理工作方法,大力塑造宣传好风尚的社区群众,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通过切中“要点”,解决治理中的薄弱环节, 针对社区死角卫生状况差、开放式小区安全管理薄弱、邻里家庭纠纷等问题,大力培育志愿者服务队,第一时间收集和反馈群众诉求,将问题和矛盾化解在社区第一线。最后找准“焦点”,满足群众文化需求,针对社区群众医疗、文化、体育娱乐等多方面需求,大力组织开展群众性活动,树立社区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