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扫描二维码

自律管理承诺 网络谣言曝光台
第二批四川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嘉陵江(南充段)
2024-12-16 15:10:44    四川生态环境

嘉陵江(南充段)长298公里,流经7个县(市、区),流域面积9753平方公里,涵盖南充全境。

突出问题

因沿线违规采砂、污染直排、面源污染较重等问题,嘉陵江(南充段)水生态环境一度遭到破坏,水环境质量、自然岸线率下降,胭脂鱼等土著鱼类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和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嘉陵江(南充段)“山水人城、和谐相融”

主要措施

坚持顶层设计,着力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出台《南充市〈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南充市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等文件,构建“三级监管”责任体系和“五长联动”工作机制,建立“智慧河长”。率先建立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坚持保护修复,着力恢复自然生态空间。编制嘉陵江(南充段)岸线开发和利用规划。取缔涉砂船舶491艘,拆除非法砂石堆码场547处,取缔非法码头48座。修复嘉陵江岸线56公里,复绿面积3000余亩,建成绿色生态走廊24.9万亩。

坚持系统观念,着力统筹推进“三水共治”。新(扩)建乡镇级及以上污水处理厂100座,新(改)建污水管网2811公里,县城以上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达16.5万吨/日,建成垃圾转运站190座、垃圾焚烧发电厂3座。清退拆除小水电站28座,整改提升32座。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对2106名建档立卡退捕渔民实行转产就业,1367艘建档立卡渔船全部上岸封存。增殖放流珍稀鱼类1256余万尾。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满足人民美好期盼。打造沿江生态廊道,建成总面积超5000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建成国省级绿色园区5个、省级生态环境法治示范园区2个、近零碳排放试点园区2个。

△嘉陵江(南充段)禹迹岛河滩荒地整治前(上)后(下)

治理成效

嘉陵江(南充段)国考断面水质长期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自然岸线率达95.13%,鱼类物种种群数增加至72种,新增鸟类物种记录50余种,黑鹳等珍稀野生动物重回大众视野,西伯利亚红嘴海鸥落户嘉陵江过冬。

△嘉陵区黄金江岸整改前(上)后(下)

经验启示

南充加强顶层设计,将短期问题整改与长远绿色发展相结合,实现“人水和谐”,为大江大河沿岸地区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实现生态环境与发展环境同步改善,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参考的“南充药方”;协同推进保护修复,恢复自然生态岸线,为城市密集河流水生态环境保护探索出了“嘉陵路径”。嘉陵江(南充段)治理可为我省河流系统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