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扫描二维码

自律管理承诺 网络谣言曝光台
第二批四川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成都市白河
2024-12-16 15:10:46    四川生态环境

白河属岷江水系,是成都双流主城区唯一一条骨干排洪河道,境内白河全长18.5千米,境内流域面积96.3平方千米。

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区生产生活等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污水溢流直排、河道垃圾堆积,河道底泥淤积严重,致使水质恶化至劣Ⅴ类,流域水生态环境恶性循环。

△白河流域全景图

主要做法

统筹流域综合治理。建成3座污水处理厂,新增5个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污水日处理能力13.5万吨,处理率达95%以上,新建污水管网500余公里,改造雨污管网100公里,完成流域沿线100余个排口规范化整治。推进67家企业退城入园,完成230家“散乱污”企业和3家砂石厂整治,清除黑臭底泥超8.5万方。建成“五湖四海”7大人工湖,增强了流域调蓄能力。

重塑自然生态水岸。利用“生态恢复生态”的方法,种植美人蕉、旱伞草、荷花等水生植物,增强水体自净修复能力。打造7000余亩白河生态湿地绿廊,建成滨水慢行绿道44余公里和8个亲水公园,提升滨水空间活力。建成双流史志馆、何建明书院、天府荆溪茶具文化博物馆等场馆,呈现出绿色、生态、人文和谐发展新面貌。

健全管护长效机制。制定《成都市双流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出台《成都市双流区水环境生态扣缴办法》,推行“河长+检察长”“河长+企业河长”“河长+点长” “一河一校”治水新模式,构建全民治水长效保护格局。创新科技治污新模式,利用“大数据+AI+物联网”技术,破解水污染物溯源难题。

△白河东升段整治前

△白河东升段整治后

治理成效

生态底色更亮丽。城区雨污混流问题有效解决,流域水质由劣Ⅴ类提升至Ⅲ类水平。水安全和生态流量得到有力保障,生态服务功能显著提升,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现有鱼类22种、水生植物20余种、鸟类86种。

绿色发展成色更足。实现生态价值多元转化,集聚电子信息、文创产业等新兴产业,吸引中电子、中电科、中物院银河596等70余家大型企业扎根双流, 推动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文生态底蕴更浓厚。国际马拉松赛、成都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海棠花卉、国际友城音乐会等知名活动和赛事纷至沓来,“绿道+场景”的推出,不断促进文化传承和生态旅游发展。

△白河迎春桥段整治前

△白河迎春桥段整治后

经验启示

双流区以白河综合整治为脉,以生态价值为魂,一体谋划、系统开展了河道整治、控源截污、再生水补给、生态修复、服务功能提升等治理措施,将白河串联起“五湖四海”公园,实现防洪与生态、水利与生态景观、生态惠民与生态价值转化的有机结合,走出一条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提升带动公园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可为城市河湖水生态保护修复、公园城市美丽河湖建设提供工作经验方法和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