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扫描二维码

自律管理承诺 网络谣言曝光台
加强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安全,四川最新发文 | 政策“码”上看
2024-10-22 10:12:51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特种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加强风险监测和隐患排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设备使用管理、加强作业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25项任务,以不断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治理水平,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通知》所指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财产损失,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如何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一起来看四川接下来的重点任务:

01、加强监测排查

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

为确保安全风险问题能够及时发现,《通知》提出要加强风险监测和隐患排查,并从动态完善特种设备数据信息、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加强隐患排查整治等三方面提出要求。

其中包括,督促企业对设备逐台赋码、建档,及时更新特种设备数据信息,对在用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实施分级管理。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加大日常监测力度等。

工人在观察记录特种设备情况

在加强隐患排查整治方面,《通知》特别提出,要健全风险隐患“分级负责、挂牌督办、跟踪问效、逐一销号”制度,对排查出的各类风险隐患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通过挂牌督办、约谈、整改、提醒敦促等方式,推动问题整改到位、隐患动态销号。

02、严格设备监管使用

支持使用超15年的住宅电梯更新改造

根据《通知》,四川将聚焦监督检查、使用管理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

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方面,对超设计使用年限特种设备、15年以上电梯、20年以上压力容器等,要加大设备抽查比例。严格特种设备资质管理,严查假证、无证问题。

同时,紧盯化工、工贸、燃气等重点领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加大专项监督检查力度,严防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还要深化证后监督检查。将发生过事故、投诉举报多、新取(换)证、自我承诺换证等企业作为监督检查重点,年度抽查比例不低于50%。

电梯维保员在对电梯进行检查

在严格设备使用管理方面,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依法向特种设备使用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办理使用登记。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制定落实检验检测计划,在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及时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申请。

同时,加快老旧设备更新。建立住宅电梯安全评估和更新改造长效机制,支持投入使用年限超过15年、运行故障率高、安全隐患突出、群众更新意愿强烈的住宅电梯更新改造。鼓励实施起重机械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改造。

03、加强队伍建设与机构管理

大力整治“挂证”执业等问题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少不了对于作业人员和检测机构的要求。

《通知》明确,加强作业人员队伍建设。强化作业人员配备和管理,加强考试机构监督管理,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提升作业人员能力素质,督促特种设备生产、充装、使用单位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每年不少于16学时。

还提出规范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加强执业监管。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督促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大力整治超范围检验检测、出具虚假报告、“挂证”执业等问题。健全退出机制。对存在出具虚假报告等重大违法行为的检验检测机构,实行“黑名单”管理,并公开曝光。

04、协同多方护航安全

严格落实“黑名单”“信息公示”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协同作战。《通知》从打击违法犯罪、应急救援处置、夯实基层基础支撑这些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

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方面,严格责任追究,坚决防范只检查不执法、只处罚不整改。对重大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提级办理。强化信用监管,严格落实特种设备安全重大违法企业和责任人“黑名单”“信息公示”制度,增强执法惩戒震慑力。

在加强应急救援处置方面,支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联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承担初期应急救援任务。依法认定有关单位和人员事故责任,完善责任追究协作机制,严格执行调查报告公开制度。建立事故专项整改方案备案制度,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强化事故警示教育组织和评价。

在夯实基层基础支撑方面,加强市、县两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专业力量配备,市(州)每万台特种设备至少配备1名A类安全监察员,承担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职责的市场监管所至少配备2名B类安全监察员。支持高等院校和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生产企业联合争创市场监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加大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此外,《通知》强调,强化各方责任落实。要求扛牢政府属地责任,落实行业管理责任,履行专业监管责任,坚持监管执法、宣传引导与教育培训并重,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特别强调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